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宋初,宋太宗下诏指出,江南江北种植不同,“风土各有所宜”,但为了防备水旱,作物种植要“杂植”。他要求江南诸州长吏,“劝民益种诸谷”;要求江北诸州,在水源充足的地方,“广种杭稻”。这说明当时(     
A.北方人口大量南迁B.精耕细作技术水平提高
C.区域经济均衡发展D.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以诗证史是史学研究的方法之一。下表中宋人诗句与其可以反映出的历史现象对应正确的是诗句(     
诗句历史现象
A碧豆密争桑荫底,绿荷杂出稻花中土地利用率提高
B尽将精好输公赋,次把斗升求市人赋税征收货币化
C日薄人家晒蚕子,雨余山客买鱼苗雇佣劳动普遍化
D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人身控制的减弱
A.AB.BC.CD.D
2022-10-27更新 | 3612次组卷 | 20卷引用:山东省临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线上期中考前模拟历史试题
3 . 南宋画家楼璹以江南农村生产为题材绘制的《耕织图》,详实描绘了粮食生产从浸种到入仓等21个环节,以及桑蚕生产从浴蚕到剪帛等24个环节的全过程。该作品(       
A.表明文人崇尚农耕生活B.说明南方耕作技术超越北方
C.体现文人画的艺术特征D.反映了南方耕织技术的发达
4 . 两宋时期,江南、两浙、福建和四川诸路,种茶的园户极多。甘蔗的种植则集中在四川、广东、两浙、福建4路。苏州太湖的洞庭山,共3000户居民,“多种柑橘、桑麻,糊口之物,尽仰商贩”。这反映了当时(     
A.农业生产专业化趋势加强B.区域间市场需求存在差异
C.重农抑商政策发生了改变D.人口变动影响作物的种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中国外销瓷器产地,宋朝之前几乎都位于北方,而在五代宋朝以后,烧制瓷器的名窑多数在南方。大量经由海运外销东南亚、中亚和欧洲。这一变化反映了(     
A.社会秩序决定经济发展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南方经济管理水平提高D.经济格局逐渐转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图是元代《王祯农书》记载的高转筒车形制。若水流湍急,将水中圆轮安在水流速大的地方,水轮安有受水板,当受水板受到急流冲击时便旋转起来,带动简索围绕两圆轮转运,完成引水上高岸的工作。这一装置的使用( )
A.使精耕细作农业出现B.根本改变了农业动力
C.使粮食产量大大提高D.有利于小农经济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北宋太宗雍熙年间,赵普称邓州所辖五县“其四在山,三分居民,二皆客户”。据统计南宋淳熙年间,广州客户在总户数中占55%以上;长溪县客户在总户数中所占比例接近57%。这反映出宋代
A.封建剥削沉重B.人身依附关系加强
C.租佃关系发达D.客户社会地位提高
2022-05-10更新 | 753次组卷 | 1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2022·江西·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下表记录了宋人割麦移稻的情景。
时间地区作者诗文题目出处
五月苏州范戍大五月江吴麦秀寒,
移秧彼絜尚衣单。
夏日田园杂兴《石湖居士诗集》各11
四至五月抚州黄震收麦在四月,
神禾在五月.
或淳八年中秋
劝种麦文
苞黄氏日抄》g78
六月金陵扬万望九郡报乘都雨足。
插秧收麦喜衬村.
夏日杂兴·《诚斋集》糁31
据上表可以推知,南宋时期
A.稻麦复种制在南方普及B.国家统一促进经济交流
C.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D.江南地区粮食产量提高
2022-04-09更新 | 543次组卷 | 11卷引用:必刷卷04-2022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山东专用)
9 . 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政府规定:婢仆与商人、佃农均为编户齐民,严格限制官吏利用职权强雇部民为婢仆,禁止掠贩良人为婢仆。这反映出北宋
A.社会矛盾基本消除B.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C.门第观念逐渐淡化D.政府放松对社会的控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