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在元代,牛转翻车、高筒转车已被广泛应用。高筒转车利用水力,一次即可把水提高十丈,若将两车相接,则可把水提高二十丈。这可用以佐证元代(     
A.农业机械摆脱自然力限制B.农业多种经营模式兴盛
C.农业生产力水平得到发展D.南北农业技术交流频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宋代“民聚不成县而有税课者,则为镇",镇置监镇官。如景德镇设镇后,朝廷在此设监镇官,兼管商税及窑税,或佐理监陶。《河南强氏家谱》记载强子魁“宋绍定戊子(公元1228年)以文学进,仕饶州通判,以监陶得至浮梁景德镇”。据此可推知,宋代(     
A.镇的经济功能凸显B.营商环境较宽松C.推行崇文抑武政策D.官营手工业繁荣
3 . 宋代依据有无田产,将全国户口分为主户和客户。下表是北宋宝元元年(1038)和元丰元年(1078)三路主户、客户的统计数据,表中客户比率变化反映(     
年份
数据
户别
政区
荆湖南路荆湖北路江南东路
主户客户客户比率主户客户客户比率主户客户客户比率
宝元元年4564313546260.4373505932387090.4059022611714990.160
元丰元年4756773955370.4542800003775330.5749262252010860.178
A.土地兼并程度加深B.地域经济差别扩大
C.商品经济发展加快D.贫富差距逐渐缩小
2023-06-14更新 | 4837次组卷 | 30卷引用:新疆巴音郭楞州且末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北京地区出土了大量辽、金时代的农具,计有犁、桦、耘锄、镰、手铲、秭、铡刀、草叉等,门类齐全,其中多种农具与今天北方使用的农具差别不大。这说明辽、金时期(     
A.精耕细作模式传承发展B.金属农具得到全面推广
C.手工业与农业联系紧密D.北京地区经济发展最快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两宋时期,江南、两浙、福建和四川诸路,种茶的园户极多。甘蔗的种植则集中在四川、广东、两浙、福建4路。苏州太湖的洞庭山,共3000户居民,“多种柑橘、桑麻,糊口之物,尽仰商贩”。这反映了当时(     
A.农业生产专业化趋势加强B.区域间市场需求存在差异
C.重农抑商政策发生了改变D.人口变动影响作物的种植
6 . 宋代推行“官方标准契约”来规范土地买卖与租佃关系。土地的典当与买卖,有“活卖”(可赎回)与“绝卖”(不可赎回),“官契”与“私契”等多种形式。这可用来说明宋代(     
A.人身依附关系松弛B.商品经济较为繁荣
C.经济法律体系完善D.土地转让较为频繁
2022-07-06更新 | 988次组卷 | 15卷引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地州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7 . 宋代粮食产量提高……而地狭人众地区逼迫着当地农户寻求效益更高的经济作物。宋代川人记载:“川蜀茶园,本是百姓两税田地,不出五谷,只是种茶……采茶货卖,以充衣食。”这反映了宋代四川
A.国家鼓励经济作物种植B.经济效益影响种植结构
C.自耕农经济的普遍衰退D.商品经济逐渐成为主导
8 . 北宋初年,全国采矿业有201处,英宗时,增至271处,煤矿尚不算在内。铜、铁、铅、锡的产量都远远超过唐代。炼铁、炼铜主要在江西,其次是两广,采煤主要在江西。据此推知,当时
A.手工业的生产结构发生变化B.采煤业的社会地位显著下降
C.经济重心的南移已基本完成D.矿冶业的地域特色比较明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