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0 道试题
1 . 下图为南宋至明清时期状元籍分布示意图。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全国经济重心的南移B.民族融合的加强
C.科举制度的发展完善D.北方人口的南迁
2024-03-16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南宋时,江西有府州县学76所,浙江74所,福建56所,数量和密度都远远高于其他地区。至于进行童蒙教育的乡学、私塾,更是处处可见,数不胜计。农家子弟金榜题名者不乏其人, “三岁能言诗”、“七岁能成诵”的神童也屡见不鲜。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       
A.经济重心南移,东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融合
B.科举制的发展和完善,推动了社会阶层流动
C.理学的兴起,儒家士人积极投身于基层教化
D.南宋政治中心在南方,南北文化的交流
2024-03-05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亭湖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多民族政权并立、经济中心的南移、科学技术的辉煌”上述概念描述的是(     
A.汉代B.唐代C.宋代D.明代
2024-03-04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东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4 . 如表是对宋代主要藏书世家分布地区的统计。表中现象可用于印证宋代(     
地区江西浙江四川河南湖北山东湖南安徽山西福建江苏河北
三世以上(家)33221111
二世(家)533111111
合计865321111111
A.雕版印刷技术达到新高度B.中央基本控制了地方文化
C.区域经济文化的发展程度D.社会尚学的风气日渐浓厚
2024-02-29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豫南九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历史地图蕴含丰富信息。图1到图2的变化可以说明(     

                                      图1 唐代主要诗人分布                                             图2 宋代主要的诗人籍贯分布
A.教育普及推动文化繁荣B.经济发展带动文化进步
C.地域差异丰富文化类型D.民族融合利于文化交流
2024-02-23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大兴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图中的数据变化主要说明宋朝(     
A.商品经济发展迅速B.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C.社会阶层流动频繁D.南方的政治局面稳定
2024-02-20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书院是中国历史上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教育组织。下表反映了唐—五代、宋书院的数量变化情况。出现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朝代

全国(所)

北方(所)

南方(所)

唐—五代

47

8

39

713

31

682

A.重文轻武之风B.经济重心南移C.印刷技术发展D.理学大力推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如图是中国某一历史时期的运河路线图。下列对此运河的解读,正确的是(     
A.经济重心南移的产物B.解决了北方水源不足问题
C.重农抑商政策的体现D.统治者对内河航运的重视
2024-02-08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9 . 《元史·食货志》记载:“元都于燕,去江南极远,而百司庶府之繁,卫士编民之众,无不仰给于江南。”这反映出元朝(     
A.北方粮食产量降低B.南北交通运输不畅
C.江南经济地位凸显D.燕地经济发展较慢
2024-02-08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海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北宋前期,应天府(今河南商丘) 因运河而兴,经济繁荣; 自南宋尤其明朝以后, 该地区经济渐趋衰落。这一现象突出说明(     
A.国家政策主导区域经济B.社会动荡加快重心南移
C.政治地位决定经济兴衰D.区位因素影响经济发展
2024-02-07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校际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