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宋代“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反映了(     
A.经济重心南移B.江南手工业发达
C.土地兼并严重D.均田制普遍实行
2024-03-31更新 | 12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广东省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题历史试题
2 . 书院是中国历史上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教育组织。下表反映了唐—五代、宋书院的数量变化情况。出现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朝代

全国(所)

北方(所)

南方(所)

唐—五代

47

8

39

713

31

682

A.重文轻武之风B.经济重心南移C.印刷技术发展D.理学大力推动
3 . 两宋时期,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谚语称“苏湖熟,天下足”。这主要体现了当时(       
A.江南地区的开发B.经济重心的南移C.文化重心的南移D.政治重心的南移
4 . 下图为《西汉至北宋南北方人口变化图》,这一变化表明(  )
A.政治中心的东移B.经济重心的南移
C.长途贩运的兴盛D.商品经济的繁荣
2024-01-11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二)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自南宋中期开始,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这一谚语集中地反映了浙西地区特别是苏州和湖州(今浙江湖州市)粮食生产在国内的重要地位。这一谚语的出现可用于说明(     
A.经济重心的南移B.商品经济的繁荣C.南宋政府财政困难D.南方科举优势明显
6 . 如表为东汉至北宋江南岸各区人口总数变化情况,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时间江南岸各区人口总数
东汉永和五年(140年)6294801口
唐天宝元年(742年)10579726口
北宋崇宁年间(1102—1106年)14580885口
A.经济重心南移B.大运河的开辟C.江南资源丰富D.关中地区衰落
2023-12-22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连云港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史载:南宋时荆湖、江南与两浙,膏腴之田弥亘数千里,中原士人扶携南渡数千万人,于此足征南方经济渐起,与北方经济争衡矣。而金元战争二十年间,北方之残破尤甚,是以元人尝云江南财富占天下什七。针对上述情形,元朝(     
①重新开通大运河            ②创造性地开辟了长途海运航线
③实行行省制度               ④在全国范围内将纸币作为主币发行
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盛唐时期,南方有人口390多万;北方有人口510多万;至北宋末年,南方有人口1100多万,北方有人口660多万。导致这一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行政区划的改革B.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C.区域市场的形成D.国家的重新实现统一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自晚唐五代至南宋时期,在南方地区除人口迅速增加之外,江南东路产田集中区粮食亩产量也大幅度提高,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这反映了(       
A.经济重心向南转移B.北方耕作技术落后
C.休养生息成效显著D.江南地区发展滞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