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以诗证史是史学研究方法之一。如表中宋人诗句与其可以反映出的历史现象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诗句历史现象
A日薄人家晒蚕子,雨余山客买鱼苗。雇佣劳动普遍化
B尽将精好输公赋,次把斗升求市人。赋税征收货币化
C碧豆密争桑荫底,绿荷杂出稻花中。土地利用率提高
D遥望南庄景色幽,前人田土后人收。南方地区的开发
A.AB.BC.CD.D
2023-11-04更新 | 97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育贤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以诗证史是史学研究的方法之一、宋代诗人杨万里“碧豆密争桑荫底,绿荷杂出稻花中”的诗句(     
A.还原了百姓日常生活B.互证精耕细作的劳动方式
C.印证重农抑商的材料D.创作源于繁荣的宋代商业
2024-05-31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 浙江省县域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3 . 以诗证史是史学研究的方法之一。宋人诗句与其反映的历史现象对应正确的是(        
诗句历史现象
A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人身控制在减弱
B日薄人家晒蚕子,雨余山客买鱼苗雇佣劳动普遍化
C尽将精好输公贼,次把斗升求市人赋税征收货币化
D碧豆密争桑荫底,绿荷杂出稻花中土地利用率提高
A.AB.BC.CD.D
4 . 宋人徐守信有诗言:“遥望南庄景色幽,前人田土后人收。…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与儿孙作马牛”“南庄北宅眼前花,好儿好女莫谩夸。我若一朝身死后,又属张三李四家”。该诗句中描述的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格局的变化B.政府对粮食安全的重视
C.土地政策的调整D.重农抑商政策的强化
2023-08-11更新 | 178次组卷 | 6卷引用: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分层作业)-【上好课】高一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纲要上)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以诗证史是史学研究的方法之一。下表中宋人诗句与其可以反映出的历史现象对应正确的是诗句(     
诗句历史现象
A碧豆密争桑荫底,绿荷杂出稻花中土地利用率提高
B尽将精好输公赋,次把斗升求市人赋税征收货币化
C日薄人家晒蚕子,雨余山客买鱼苗雇佣劳动普遍化
D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人身控制的减弱
A.AB.BC.CD.D
2022-10-27更新 | 3611次组卷 | 20卷引用:山东省临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线上期中考前模拟历史试题
6 . 下列诗句中,反映宋朝国家对社会的控制松弛的是
A.“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B.“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尚阀阅”
C.“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D.“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
7 . 从苏轼《石炭》诗“根苗一发浩无际,万人鼓舞千人看。投泥泼水愈光明,烁玉流金见精悍。”中,我们能得出的结论是
A.木柴仍然是主要燃料B.铸铁成为主要手工业部门
C.城市社会生活丰富多彩D.已经开始用煤作燃料冶铁
8 . 《梦溪笔谈》里记载:“唐人作富贵诗,多记其奉养器物之盛,乃贫眼所惊耳。此所谓不曾近富儿家”。这从侧面反映了宋人较高的生活与消费水平。下列史实不能佐证该历史信息的是
A.宋墓壁画《夫妻对坐宴饮图》B.一年两熟的稻麦复种制普及流行
C.棉花种植大力推广,已经普及全国D.面向大众的基层市场蓬勃涌现
9 . 范仲淹有诗句形容当时的农村状况,“一派青山景色幽,前人田土后人收;后人收得休欢喜,还有后人在后头”。南宋及其后代政客文人也不断引用这首诗,明人顾庆元撰写的《夷白齐诗话》将其收录其中。这句诗反映出
A.农村租佃关系的日趋普遍B.均田制下的农业生产发展较快
C.农产品的商品化日趋提高D.地权的转移频繁和私有化加强
10 . 北宋苏轼《石炭》诗:“……岂料山中有遗宝,……万车炭。流膏迸液无人知,阵阵腥风自吹散。根苗一发浩无际,万人鼓舞千人看。投泥泼水愈光明,烁玉流金见精悍。南山栗林渐可息,北山顽矿何劳锻?为君铸作百炼刀,要斩长鲸为万段!”下列说法对该诗解读不正确的是
A.北宋时期煤的开采量很大B.煤的使用提高了金属冶炼的质量
C.该诗说明北宋时期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代D.该诗是北宋矿冶业发展的珍贵史料
2020-09-17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中新教材课时同步练-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