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下面是关于宋代经济的几则史料。由此可推知,宋代(     
材料出处
湖州农户“以蚕桑为岁计”宋《嘉泰吴兴志》
严州“谷食不足,仰给他州,唯蚕染是务”宋《严州图经》
“蜀之茶国,皆民两税地,不殖五谷,唯宜种茶”……“民卖茶资衣食,与农夫业田无异”《宋史·食货志》
A.农业出现了多种经营方式B.传统农业经济结构发生了剧变
C.国家统一促进了经济发展D.农业生产与市场的联系较密切
2024-01-31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下图为“金、南宋、西夏形势图”。对图中四座城市的历史表述正确的是(     
A.耶律阿保机将都城定在中都B.开封见证过“靖康之变”
C.金和南宋曾在建康订立和议D.临安居民普遍用煤作燃料
3 . 下图是王祯《农书》中的“授时之图”。该图以平面上同一个轴的八重转盘,从内向外,分别代表北斗星斗杓的指向、天干、地支、四季……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以及各物候所指示的应该进行的农事活动。王祯绘制的“授时之图”(       
A.总结了元朝时期的农业技术B.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
C.保障了农业活动的顺利进行D.成为当时最先进的历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我国的传统农具到宋元时期已基本完备。据元人王祯所撰的《农书》记载,宋元时期全国有农具105种,其中有许多是宋元时期改造创新、广泛应用的新式农具。以下农具图示左为戽斗图,右为秧马图。(     




这两种农具的使用
A.极大降低了劳动强度B.促进了玉米推广种植
C.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D.推动了稻作农业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为秧马图,秧马即旧时中国农具,北宋开始大量使用。苏轼曾作《秧马歌》“日行千畦,较之伛偻而作者,劳佚(逸)相绝矣。”这体现了(     )
A.农学理论有了新发展方向B.农业技术注重实用性
C.文学作品能如实反映现实D.广大农民生活的艰辛
2023-12-11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三新学术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联考历史试题
6 . 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汝窑所生产的青瓷,完全没有花俏装饰,造型简洁典雅(如右图)。但蓝色的产生对空气湿度有严格的要求。“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正是宋徽宗对汝窑天蓝色瓷器的感叹 。这反映出宋代汝窑(       

A.瓷器体现出理性之美B.瓷器烧制技术的高超
C.制瓷业得到政府支持D.制瓷业占据主导地位
2021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名校
7 . 图1、图2分别是宋代和清代东南地区农作物种植结构示意图。这一变化(     
A.促使专门工商业市镇出现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
C.改变了南北漕运经济格局D.加速了小农经济结构变动
2022-11-30更新 | 526次组卷 | 26卷引用: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课后案)
8 . 下图为发现于河北的辽代墓葬茶道图,该图展现了从选茶、碾茶到煮茶等一系列过程。据此分析,当时辽(     

A.完成了封建化进程B.饮茶文化深入民间
C.手工业发展较迅速D.深受中原文化影响
9 . 南宋画家楼璹以江南农村生产为题材绘制的《耕织图》,详实描绘了粮食生产从浸种到入仓等21个环节,以及桑蚕生产从浴蚕到剪帛等24个环节的全过程。该作品(       
A.表明文人崇尚农耕生活B.说明南方耕作技术超越北方
C.体现文人画的艺术特征D.反映了南方耕织技术的发达
10 . 如表是反映宋代社会经济的几则史料,据此可知,宋代
材料出处
湖州农户“以蚕桑为岁计”宋《嘉泰吴兴志》
严州“谷食不足,仰险他州,唯蚕桑是务”宋《严州图经》
“蜀之茶国,昔民两税地,不殖五谷,唯宜种茶……民卖茶资衣食,与农夫业田无异”《宋史·食货志》
A.经济型作物地位提升B.种植特色作物成为农业主导
C.农业生产普遍商品化D.家庭农业与手工业紧密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