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单元综合与测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 道试题
1 . 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   
A.经济严重衰退B.土地政策调整
C.坊市制度崩溃D.政府管理失控
2019-01-30更新 | 9038次组卷 | 166卷引用: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新课标卷2卷精编版)
2 . 宋朝经过摸索,创建了路制。一改汉州、唐道固定区域、固定治所、固定机构、固定人员、权力集中的设置原则。路以交通路线为主干来划分,采取分而治之、相互牵制的方针。这一建制(  )
A.旨在扩大宋朝疆域B.体现了文武分权的特点
C.打破了市坊的界限D.有利于解决藩镇割据现象
2021-07-16更新 | 876次组卷 | 16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图1、图2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朝中后期政治、经济状况。
(2)比较图1和图3,并结合所学,指出北宋政治发生的变化。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宋统治面临的主要问题。并说明为解决上述问题,王安石采取了哪些变法措施。
4 . 《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和民间谚语“苏湖熟,天下足”。这两段材料所反映的现象主要说明了
A.东南沿海地区农民赋税负担重
B.苏州和湖州成为人才汇集之处
C.江南广泛种植原产美洲的作物
D.江南地区已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2019-09-22更新 | 1778次组卷 | 59卷引用:人教版(2019)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单元测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魏源在评论元代行省制度时说:“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 合湖南湖北为一而洞庭之险失;合浙东浙西为一而钱塘之险失;淮东淮西,汉南汉北,州县错隶而淮汉之险失;汉中隶秦,归州隶楚,又合内江外江为一而蜀之险失”。元代的这种地方行政区划方式
①遵循了传统的“山川形便”的原则②削弱了因地理因素可能导致的地方割据
③割裂了区域经济、文化的内在联系④有利于加强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A.①③B.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6 .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宋太祖赵匡胤本为后周殿前都点检,960年,奉命御辽。到达陈桥驿时,发生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取代后周建立宋王朝,史称“陈桥兵变”。

对“陈桥兵变”,宋初众说纷纭,《太祖实录》亦语焉不详。宋太宗赵匡义命重修《太祖实录》,说:“史官之职,固在善恶必书,无所隐讳”,“太祖之事周朝也,尽力王室,中外所知。至于大宝(皇位),非有意也”。太宗特地指出,时值契丹入侵,太祖率兵出击,一日醉卧帐中,众将士云集,强拥太祖为皇帝,此乃时势所趋,并非人力所为。

今人研究认为,赵匡胤制造辽(契丹)与北汉联兵南下的假情报,宰相范质等人不明真相,匆忙派遣赵匡胤率诸军北上抵御。大军行至陈桥驿,赵匡胤弟赵匡义等受意发动兵变,将士们把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天子。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说明宋太宗对“陈桥兵变”的解释与今人研究的结果有何不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太宗重修《太祖实录》关于“陈桥兵变”记载的原因。
2017-07-13更新 | 1798次组卷 | 21卷引用:海南省海南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7 . 北宋建立后,将地方精兵编为禁军,拱卫京师,还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这一制度
A.提升了边境防御能力
B.提高了文官和士人地位
C.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
D.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2019-09-22更新 | 1268次组卷 | 47卷引用:人教版(2019)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单元测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期关羽形象
三国到隋唐《三国志》中的关羽:东汉末年名将,勇武、重义,傲慢自大、刚愎自用。隋唐时期,并未得到统治者及文人士大夫的重视和颂扬,名气也不大
宋朝统治者对关羽赐庙额、封王;关羽的祠庙在全国各地兴起;南宋文人对关羽忠义、英勇的形象特质进行了多方渲染;关羽故事在话本、戏曲杂剧中大量出现,刚勇、忠义、儒雅是关羽形象的主要特征

——摘编自郭素媛《三国演义诠释史论》、刘海燕《关羽形象与关羽崇拜的演变史论》


结合三国到隋唐时期关羽的形象指出宋朝关羽形象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9 . 元朝实行“四等人制”,人为的将境内各族人民划分为四个等级,下列关于“四等人制”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加强了各族间的交往与联系,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推动中华民族的形成
B.促进了对边疆地区的进一步管理与开发,有利于民族交融
C.区别对待的民族政策容易激化矛盾,不利于统治,是元朝最终覆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D.实质是民族分化和民族歧视政策,没有任何积极作用可言
10 . 钱穆指出:“王安石的新法……之招人反对,根本上似乎还含有一个新旧思想的冲突……亦可说是两种态度之冲突。此两种态度,隐约表现在南北地域的区分上。新党大率多南方人,反对派则大率是北方人。”据此推断
A.经济的发展程度影响政治观念B.变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利益
C.变法措施加重了北方人的负担D.变法集团内部出现了分裂倾向
2020-02-21更新 | 848次组卷 | 24卷引用:北京市大兴区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