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2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8 道试题
1 . 史载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与机务”,诸大学士“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由此表明,明朝内阁(     
A.内阁是最高权力机关B.入阁官员的地位有所提高
C.明成祖时开始取得法定的地位D.地居近密,职权范围始终明确
2 . 明朝内阁权力不断扩大但大学土的品秩不予提格;清朝内阁权力日益被削弱,而品秩不断升格。这些现象反映出明清时期()
A.军机大臣位高权重B.君主专制制度的演进
C.满洲贵族垄断权力D.中枢机构权力的下移
3 . 明英宗在位时,对司礼监的倚重逐渐压倒内阁,宦官王振网罗部分官僚,开明代室官专政先声。英宗北伐失利后,明景帝以王振祸乱朝政为由,大力起用内阁重臣。这反映了当时(     
A.内阁与司礼监分权制衡B.皇权强化趋势较为明显
C.国家处于内外交困局面D.文官巴结宦官以求升迁
4 . 明朝内阁最初建立时,实际上是翰林院的一个负有特殊职责的分支机构。仁宗即位后,命杨士奇等“悉掌内制”。宣德年间,宣宗命阁臣代为批答奏章,其办公地点也由御前转为文渊阁,宣德七年,文渊阁正式成为内阁官署。这反映了明朝内阁(     
A.政治地位不断上升B.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权
C.逐步掌握决策权D.使政府行政效率得到提升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朝,内阁阁臣的选拔方式大致有两种:特简和廷推。特简是指由皇帝直接以圣旨的方式任命阁臣,而不通过吏部。这种方式大致又表现为三种形式:一是由皇帝本人亲自选拔出阁臣;二是皇帝采纳大臣们的荐举,或由中官们的援引而任命;再有一种形式是由现任阁臣们推举若干名人选,再由皇帝点用。万历以前,阁臣的选任大多是通过特简。而万历以后,则多是廷推。廷推是由吏部会同九卿、科道共同推举,推举出的往往是一些威望素著的大臣。明代的廷推大典形式很严格,大都是朝廷的高级官员和言官们,所以,廷推能够采纳众议,较为公正。特简和廷推的决定权最终还是在皇帝手中,因而皇帝的喜欢与否是能否入阁的决定因素。

——摘编自冯宪军《明代内阁阁臣的选任》

材料二 明朝内阁相当于一个秘书处,这在法理上来说内阁是没有宰相之名,由此也就没有宰相之责,可又确有宰相之权。内阁行使相权缺乏律法依据,所以外廷同内阁之间会出现一些权力上的纷争,在责任上也会相互推脱。明朝的内阁,受到皇权和宦官势力的牵制,当年张居正任首辅,仍须与司礼监太监冯保结好才能执掌大权。明朝内阁其本意是想要分担皇帝的政务压力,但是后来却因为内阁权力划分和律法等问题,使得内阁是一种不健全的存在,在皇权的压制下,内阁被夹在了皇权和外任官员之间,极其容易受到君主意志的影响。

——摘编自陶佳城《浅谈明朝内阁制度的优缺点》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代内阁阁臣选拔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朝内阁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6 . 明代后期,“朝廷有命令,必传之于太监,太监传之管文书官,管文书官方传至臣等;内阁有陈说必达之管文书官,管文书官达至太监,太监乃进至御前”。由此可推知,明朝后期(     
A.内阁法定地位丧失B.政府行政效率提高
C.君主专制日趋强化D.司礼监地位被削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明朝嘉靖年间,内阁首辅严嵩把持朝政,肆意铲除异己;万历年间,首辅张居正主持军政大事,力推“一条鞭法”;明熹宗时,大太监魏忠贤祸乱朝纲,甚至自称“九千岁”。上述现象反映出(       
A.权臣宦官干政导致朝政黑暗B.君权强化导致决策过程异变
C.中央集权体制遭到一定冲击D.皇帝权力在特定时期受制约
8 . “揭帖”原为明仁宗即位后特许近臣密陈朝政得失的公文,后演变为内阁专享的密奏文书,故称“密揭”。明代中后期,密揭成为内阁与皇帝沟通的主要方式,内容包括商榷票拟、随事指陈和承谕答对,直接影响着最高决策的形成。这一变化反映了明代(     
A.行政决策的民主原则B.中枢运转机制的成熟
C.内阁职权范围的扩大D.内阁参政地位的提高
2022-07-15更新 | 426次组卷 | 20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六县联考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明武宗年间,太监刘瑾升任司礼监掌印太监,专擅朝政,权倾朝野,时人称他为“立皇帝”,称武宗为“坐皇帝”。然而,明武宗只是一道敕书,刘瑾便被捕入狱,党羽一哄而散。这反映出明朝(       
A.专制体制的稳定性B.皇权受到太监钳制C.内阁失去辅助功能D.中枢机构发生变化
2022-07-01更新 | 747次组卷 | 28卷引用:广西柳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洪武四年(1371年)明朝政府设河州卫,以何锁南普为指挥同知:“又遣西宁州同知李喃哥等招抚其酋长,至者亦悉授官,乃改西宁州为卫,以喃哥为指挥”;洪武十二年(1379年)朱元璋派沐英平定洮州叛乱后认为“洮州,西番门户,遂置洮州卫”。明初这些做法旨在(  )
A.强化封建君主专制B.增强边疆经济活力
C.维护国家政权稳定D.削弱土司统治权威
2022-06-27更新 | 886次组卷 | 9卷引用: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