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2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8 道试题
1 . 明代中期以前,内阁大学士和以翰林学士身份入职内阁者,人们称之为阁臣或阁老。中期以后,内阁大学士多加六部尚书、侍郎等衔,凡大学士兼六部尚书者,则被尊称为“阁部”。这说明(     
A.内阁已转变为行政机构B.六部成为内阁的下属部门
C.内阁大学士趋向年轻化D.阁部人员的职权得到扩大
3 . 下表是明太祖朱元璋颁布的有关天文历算方面的法令。明太祖的行为旨在(     
法令出处
(明初规定)国初,学天文有厉禁,习历者遣戍,造历者殊死沈德符《万历野获编》
(钦天监)人员永不许迁动,子孙只习学天文历算,不许习他业;其不习学者,发南海充军李东阳等《大明会典》

A.规范天文研究过程B.彰显天文历算的重要性
C.稳定天文研究队伍D.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4 . 【说一说】

以下是对明朝内阁制度评价的节选

强化了君主专制制度;形成了明代宦官的专权;演成朋党倾轧;导致政风因循;内阁首辅地位缺乏法理保证;皇帝不用对政务负责任,权力和责任脱离。
减轻皇帝的政务压力,使得能及时处理各项事宜;加强了中央集权;避免了独裁之臣出现,选任相对来说比较公平公正;
从材料中任选两个不同角度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两个观点。
5 . 黄宗羲谓:“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宰相始也。”此评论主要是基于明朝废相行为(     
A.皇权更趋于独裁化B.统治思想趋于固化
C.官员队伍更加腐化D.科学技术日趋落后
2022-08-30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选择性必修)选必1第1课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6 . 明中期以后,三司权力向巡抚转移,巡抚衙门成为实际上的省级权力机构,三司为其下属;但万历重修《大明会典》及清修《明史》,均因巡抚挂衔都察院而将巡抚列在都察院下。这客观上反映了(     
A.巡抚已然完全摆脱临时差遣的性质B.巡抚职权在法律上与事实上的矛盾
C.三司并立不利发挥巡抚应有的效能D.巡抚设置仅仅是临时性的应急措施
2022-08-30更新 | 1703次组卷 | 15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选择性必修)选必1第1课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7 . 明初废除行省制度,以都司典兵,布政司理民,按察司执法,凡军戎调发之政,布、按二司不得专,非有符验,都司亦不听调也。这一变革(     
A.成为地方吏治腐败的催化剂B.有利保障地方的长治久安
C.推动“省制”退出历史舞台D.容易造成部门之间的掣肘
8 . 目前所见的传世朱元璋画像多达十余种,且差别较大,国家博物馆所藏的相貌丑陋,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的面貌端正、俊朗。有人认为,丑陋的画像不是朱元璋的真容,而是朱元璋怕有人刺杀他,故意让画师画得难看。也有学者指出,丑陋的奇人异象出自朱元璋死后,是明成祖试图用相学理论重新阐释开国历史。这说明(     
A.遮蔽于时间长河中的历史真相难以考辨还原
B.揭示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重于史料搜集
C.历史探究应具有价值关怀,关注现实问题
D.联系特定的时空,可以加深对史事的理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下面漫画反映的是明朝时期统治状况,其中“皇帝的‘望远镜’指的是(     
A.三司B.五军都督府C.锦衣卫D.六部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肇端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郡县制度,秦代,趋于成熟,两汉则日臻完备,成为汉帝国地方政治活动的核心与基干,也构建了两个多年中国地方政治制度的框架。

——摘编自周长山《汉代地方政治史论:对郡县制度若干问题的考察》

材料二   经略安抚使……掌一路兵民之事;皆帅其属而听其狱讼,颁其禁令,定其赏罚,稽其钱谷、甲械出纳之名籍而行以法……都转运使……掌经度一路财赋,而察其登耗有无,以足上供及郡县之费……凡吏蠹民瘼,悉条以上达,及专举刺官吏之事……提点刑狱……掌察所部之狱讼而平其曲直,所至审问囚徒,详覆案牍,凡禁系淹延而不决,盗窃逋窜而不获,皆劾以闻,及举刺官吏之事……

——摘编自《宋史·职官志》

材料三   云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省览窜定。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示明断。有不符意,则驳使再拟;再不符意,则谯让随之矣。故阁臣无不惴惴惧者。

——摘编自谈迁《国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郡县制度的主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地方管理机构的特点。
(3)指出材料三中提到的内阁大臣的主要职责,结合所学概括专制主义集权制度的发展趋势。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