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2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8 道试题
1 . 秦汉、隋唐、明清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重要时期,都曾出现过盛世局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皇一死,秦帝国荡然无存。可是他统一中国的功绩并不因之而湮灭,不出10年之内一个新朝代继之勃兴,兹后延续达400年。汉朝在公元前后各经历约200年,全盛时管辖的人口约6000万,足可与罗马帝国相比拟,就是从所控制地域和存在的时间上讲,两个帝国也可以相提并论,只是中国方面内在的凝聚力,非西方所能望其项背。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   下图为陕西乾县唐朝章怀太子墓壁画《客使图》(部分)。大唐盛世,四海升平,万国来朝。该壁画展现了三名唐朝官员(左)在接见使节时的“大国外交”场景,这些使节可能来自东罗马帝国、日本(或新罗)和唐朝东北少数民族地区,他们在向唐朝的代表表达敬意。


材料三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明初统治者进行一系列改革,大大强化了皇权。明朝一度出现强盛局面,郑和下西洋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清朝统一全国后,加强君主专制,并对西藏、新疆、台湾及附属岛屿、南海诸岛等进行有效的管辖。

——部编(五·四学制)《中国历史》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历史功绩。
(2)材料二描绘了大唐盛世,四海升平,万国来朝的辉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是如何将唐朝推向全盛时期(贞观之治)的?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明初统治者“大大强化了皇权”的措施。
(4)“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
(5)1684年,清朝设置的什么机构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明朝对所有官吏的任用都实行一定范围和程度不同的回避制度。从回避内容来说,可分为亲族回避、籍贯回避和职务回避三种。从回避的职官来说,可分为京官、地方官和一些特殊地位的官。一般来说,所有官吏都实行亲族回避,地方官吏实行亲族和地区的双重回避。一些重要的官吏则另有特殊要求的职务回避。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明朝监察官回避制度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明朝监察官回避制度。
3 . 朱元璋设置太史监来系统记录明政权本身的历史活动,如编纂具体记载朱元璋各种“嘉言懿行”的(实录)稿,以及明王朝建立过程中死难诸臣的传记。由此可见,明代太史监的设立
A.体现了制约皇权的政治意图B.说明明朝统治者比较重视修史
C.延续了秉笔直书的史学传统D.反映了价值观教化的统治心理
2022-05-08更新 | 418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届山东省新高考模拟历史试卷(十一)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明成祖迁都北京,作何考量?

材料一   明朝形势图(1433年)


材料二   天地间之形势,大抵无如燕京,其次则关中。洛阳四面受敌,非用武之地,然视汴犹为上游焉。若金陵则僻在东南,不足控驭西北,非胜地也。

——【明】张萱《西园闻见录》

材料三   有明都燕不过二百年,而英宗狩于土木,式宗困于阳和,景泰初京城受围,嘉靖二十八年受围,四十三年边人阑入,崇祯间京城岁岁戒严。上下精神敝于寇至,日以失天下为事,而礼乐政教犹足观乎!江南之民命于输挽,大府之金钱靡于河道,皆都燕之为害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分析说明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的利弊。
2022-04-30更新 | 346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明朝,凡朝廷遇有重大政事,或遇有文武大臣出缺,皇帝必诏令廷臣会议,以共相计议,衡量至当,然后报请皇帝,取旨定夺。其有关政事得失利弊之研商者,谓之廷议;凡有关人事升补任用之拟议者,则谓之廷推。明代此举( )
A.表明专制皇权已受到挑战B.有利于提升决策的科学性
C.标志着中枢运转机制成熟D.基于文官卓越的政治素养
6 . 明代成化四年(1468年),两广盗贼多起,广东和广西巡抚互相推诿不任事。韩雍两度被任命为总督,“开府悟州,遂为定制”,“三司皆长跪白事”。这表明(       
A.中央集权受到严重削弱B.地方制度发生调整转变
C.分化事权降低行政效率D.国家监察体制日趋完备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明朝军队的基层组织分为卫、所两级,大致五千六百人为一卫,一卫辖有五个千户所,每千户所设千户一名。卫隶属于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使司隶属于五军都督府,并听命于兵部。这种军事制度设置的目的等同于
A.进行武举选拔军事人才B.改编红军为八路军、新四军
C.组织团练,创立湘军、淮军D.废丞相,兵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明初,朱元璋规定:“内庭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但是明朝中后期,宦官负责提督东厂,控制锦衣卫,甚至协助皇帝“批红”。这一变化的背景是(       
A.君主专制逐渐衰落B.朱元璋失去影响力
C.宦官专权操弄朝纲D.皇权独揽亲政懈怠
9 . 每到正月十五,明成祖便令宫中盛陈灯,并赐群臣人宫观灯,同时上演“百戏”,包括俳优、角抵、杂技、魔术等节目。九月九日重阳节,明成祖常带着群臣到郊外登高过节。据此可知,明成祖的这些做法
A.引领文化新风尚B.深受儒学影响
C.政治色彩浓厚D.冲击了等级观念
10 . 图一、图二、图三是中国古代三个朝代的疆域图(形势图)。



分别提取图一图二图三的有效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