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2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史》是清代官修正史, 自顺治二年(1645年)开始编纂到乾隆四年(1739年)最后定稿,历时94年。《明史》中关于郑和七下西洋的时间整理如下

次数出发时间返回时间
第一次永乐三年(1405)永乐五年(1407)
第二次永乐六年(1408)永乐九年(1411)
第三次永乐十年 (1412)永乐十三年(1415)
第四次永乐十四年(1416)永乐十七年(1419)
第五次永乐十九年(1421)永乐二十年(1422)
第六次永乐二十年(1422)
第七次宣德五年(1430)

材料二   1930年,在福建长乐县城南山发现《天妃灵应之记》碑(注:天妃即妈祖)。该碑立于宣德六年(1431年),碑文记述了郑和奉命率领舟师出使西洋的情况。碑文摘要如下

材料三   郑和七下西洋盛况空前,但是他下西洋的大量原始资料,如皇帝敕书、郑和船队的编制、名单、航海日志、账目等,本应存于兵部档案,如今却已荡然无存。据称有大臣因郑和下西洋劳民伤财,国家财政难以负担,生恐皇帝再有此举,故私自藏匿并销毁。郑和之后的明清时期,政府转向放弃领先世界的航海技术,关上了通往海洋的大门,直到四百多年后被西方国家用枪炮打开中国大门。

—摘编自苏纪兰《郑和下西洋的回顾与思考》

材料四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后,林则徐认为海洋经略“实为海疆久远之谋”;魏源不仅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海防思想, 而且提出了大力发展工业和航运业推动海洋贸易生产发展,“以商贾为本计”的海洋经略思想……从第二次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之间,李鸿章发出了“御外之道莫重于海防,海防之要莫重于水师”的呐喊;张之洞提出了“整顿海军实为经国要图”……辛亥革命爆发后,孙中山指出:“海权操之在我则存, 操之在人则亡”“海军实为富强之基”。

——摘编自杨文鹤《海洋与近代中国》


(1)关于郑和下西洋时间的不同记述,你认为材料一、二哪则可信度更高,为什么?
(2)试对《天妃灵应之记》碑的历史价值作出说明。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 简析明清时期基本海洋政策变化的原因。
(4)根据材料四,概括中国近代先进人物的海洋经略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背景。
2023-11-23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耀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古今形胜之图》,明代绘制,原图长宽115*100厘米。绘图标有“东方九夷、南方八蛮、西方六我、北方五狄”(该图包括两京十三省及周边地区,东至日本、朝鲜,西至今乌兹别充斯坦东南的铁门关,北起蒙古高原,南达南海)。图上标注府、州、县、卫、所及域外国家地区的各级地名近千处。制图学角度上,将运河和黄河混为一体、将乌江绘成长江的主流等显然是错误的。但它尽量利用图中空白,用简明文字把各地区的历史沿革和地理形势作扼要说明,尤其对边疆地区,如在东北女直地区注有“女直慎地。唐曰黑水,唐初乃臣服,置燕州黑水府。金太祖起此……迨入本朝,悉境归附,立都司卫所二百余,所治地方,止于东北,地与契丹相抗,以时朝贡”。

西班牙驻菲律宾的第二任总督基多·拉维查在马尼拉任职期间(1572~1575年),经由阅南商人处得到《古今形胜之图》,他将该图中的重要地名和说明文字译成西文,并呈现给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该图成为欧洲人最早了解的中国地图之一、所载的文化信息使欧洲人对中国有了直观的感觉,因而受到重税。

——摘编自任金城《西班牙藏明刻《古今形胜之图》》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古今形胜之图》的主要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代《古今形胜之图》流传至西方的背景,并说明该地图的史料价值。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下图中的邮票是2005 年纪念“郑和下西洋 600周年”系列中的一枚,邮票背景图案是《郑和航海图》,正中心描绘了三座牌楼庙宇,分别是马六甲青云亭、马来西亚三宝垄三宝公庙和马来西亚槟城三宝宫前牌楼。下列主题最适合这枚邮票的是(     

A.睦邻友好B.开拓进取C.丝路巅峰D.宗藩体系
2024-03-09更新 | 122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强基联盟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4 . 欧洲殖民者的入侵
(1)背景: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殖民者在中国沿海活动频繁。
(2)表现
①16世纪中期,_____人以晾晒货物为由,贿赂香山县地方官获得了在_____ (今澳门)的租住权。
②荷兰和西班牙分别占据了台湾岛的南部和北部。
③明朝末年,西班牙被_____击败,退出台湾。
2022-10-03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1讲明至清中叶的政治-纲要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2-23高三上·全国·课时练习
5 .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一)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
明朝的建立:________年,朱元璋称帝,定都________(南京),同年,明军攻入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
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
①废除丞相:________为加强皇权,废除________,对以后500余年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②设置内阁:________设立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秘书机构称________
内阁大学士拥有________之权,皇帝的正式批复称________
明朝中后期,有些内阁大学士权力增大。
③宦官专权:内廷宦官机构________获得了协助甚至代理皇帝________的权力,还负责提督________,控制________,对官民的言行进行监视、侦查,有权逮捕、施刑。
【精准突破】
宰相制与内阁制的比较
比较相宰相制内阁制
相同点________
不同点职责________________
任免________________
权力________________
性质________________
影响________________

【知识梳理】
张居正改革
(1)背景:________
(2)内容:①政治:________
②经济:________
(3)影响:
①国家财政收入增加,社会矛盾相对缓和,严重的封建统治危机得到暂时缓和。
②除一条鞭法外,其他改革几乎全部废止。
官员的考核与监察
考核考满:对官员____________________的考核。考核结果是决定官员正常升迁或降、调的依据。
考察:包括外地官员三年一次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京官六年一次的_________________,重在查处官员的贪、酷和不作为。
监察都察院监察御史负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代皇帝巡按各省;六科给事中负责____________________与大臣奏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稽查六部百司之事。

(二)明朝的对外关系
郑和下西洋平倭斗争欧洲殖民者的入侵
背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概况先后七次远航,访问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________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在浙江________九战九捷;与________合作,连续重创倭寇。①16C中期,________人获得在澳门居住权
②明末,_________________侵略台湾。
结果(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
内陆边疆
地区措施(史实)影响
蒙古(鞑靼、瓦剌)________________
藏族地区________
东北地区________

明清易代
(1)清朝崛起:①16、17世纪,女真建州部首领________统一女真;
________年,努尔哈赤称汗,国号大金;
③1636年,皇太极称帝,改国号大清,将女真改为满洲。
(2)明清易代: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随即攻占北京,明朝灭亡。清军攻入山海关,进占并迁都北京,逐渐确立了在全国的统治。
2022-10-30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第9讲从明朝的建立至清朝中叶的鼎盛与危机(配套学案)-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通史分专题精准突破课件与配套学案(新教材专用)
6 . 平倭斗争
(1)背景:从元朝末年起,日本海盗不时在我国东部沿海骚扰,被称为“_____”。明朝前期,朝廷出于对日本实行经济封锁的目的,严禁海外贸易,导致_____活动猖獗,与倭寇混杂,为乱地方。
(2)措施:明廷派遣大将_____、俞大猷等人平倭。
(3)结果:东南沿海的形势稳定下来,后来政府放松对私人海外贸易的限制。
2022-10-03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1讲明至清中叶的政治-纲要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填空题 | 容易(0.94) |
7 . 戚继光抗倭
(1)背景
①元朝末年起,________海盗骚扰我国东部沿海,被称为“________”。
②明朝前期,朝廷出于对日本实行________的目的,严厉禁止________。东南沿海地区的一些________、奸商与________勾结,进行________活动,出没沿海,________,造成巨大破坏。
(2)概况:明廷派遣大将________等人平倭。
(3)结果:________倭寇,东南沿海的形势________下来,朝廷遂________对私人海外贸易的限制。
2022-08-21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纲要上册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知识手册】高中历史全册必背知识清单(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下册)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朝嘉靖中叶以后,东南沿海一带的倭患愈演愈烈。由于官兵征剿不力,倭寇出没无常,如入无人之境。戚继光于嘉靖三十四年被调往浙东抗倭。戚继光深深地感到,旧军队缺乏严格的训练,士兵素质差,战斗力不强,军纪松弛;若不另行组建和训练一支新军,就根本无法抵御武器精良、剽悍勇狠的倭寇。戚继光前往义乌募兵。他对应募者进行严格挑选,他强调选的士兵要胆大,才能克敌制胜。他以岳家军“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的精神要求士兵。他强调,“凡赏罚,军中要柄。若该赏处,就是平时要害我的冤家,有功也是赏”。针对倭寇的作战方式,参照东南沿海的地形,戚继光创立了“鸳鸯阵”。四千新军经过戚继光两个月严格而有效的训练,“无不以一当百也”,成为打击倭寇的有生力量,被称作“戚家军”。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取得抗倭斗争的重大胜利。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戚继光练兵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戚继光治军的措施。
9 . 1415年,东非麻林国遣使献麒麟于中国皇帝,轰动京师。这件外交佳话的背景是
A.康熙帝组织雅克萨自卫反击战取得胜利
B.郑和下西洋,发展了中国与非洲的交流
C.戚继光肃清东南沿海倭寇
D.郑成功赶走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惟始元六年,有诏书使丞相、御史与所举贤良、文学语。问民间所疾苦。

文学对曰:“……今郡国有盐、铁、酒榷,均输,与民争利。散敦厚之朴,成贪鄙之化。是以百姓就本者寡,趋末者众……愿罢盐、铁、酒榷、均输,所以进本退末,广利农业,便也。”

大夫(桑弘羊)曰:“匈奴背叛不臣,数为寇暴于边鄙,备之则劳中国之士,不备则侵盗不止。先帝哀边人之久患,苦为虏所系获也,故修障塞。饬烽燧,屯戍以备之。边用度不足,故兴盐、铁,设酒榷,置均输,蕃货长财,以佐助边费。今议者欲罢之,内空府库之藏,外乏执备之用,使备塞乘城之士饥寒于边,将何以赡之?罢之,不便也。”

——摘自汉朝桓宽《盐铁论》

材料二   1567年(隆庆元年),福建巡抚都御史涂泽民请开海禁,准贩东西二洋……隆庆六年,郡守罗青霄……议征商税,以及贾舶……万历三年,中丞刘尧诲请税舶以充兵饷,岁额六千……于时商引俱海防官管给,每引征税有差,名曰引税。(东西洋每引税银三两……其后加增东西洋税银六两)。十七年中丞周案议,将东西洋贾舶题定额,数岁限船八十,有八给引如之,后经自变量有限,而愿贩者多,增到百一十引矣。其征税之规,有水饷、有陆饷、有加增饷。

——张燮《东西洋考》卷7《饷税考》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双方争论的焦点并指出各自的理由。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16世纪中后期明朝政府海外贸易政策的变化及其原因。并从世界潮流的角度简要评价明清海禁政策。
2024-04-19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域全国名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浙江卷)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