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2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明代君主在自谦词的使用上,数量较以往明显减少,频率明显降低。新创的自谦词如“藐孤”,语境发生明显变化,不再是面对大臣,而是面对祖先或继承皇位时的用语。这些变化反映了(     
A.专制主义进一步加强B.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尖锐
C.丞相制度废除的影响D.宗法伦理观念根深蒂固
2023-11-26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宝安第一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明太祖朱元璋曾在八天之内,平均每天批阅奏章两百多件,处理国事四百多件。为减轻负担,他设置了(     
A.中书省B.内阁C.殿阁大学士D.行省
2023-11-26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德成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明代阁臣的入阁方式,长期以皇帝直接任命为主。明神宗万历十九年后,由各部院大臣与科道官员会同推举人选、奏请皇帝点用的廷推变成“祖宗定制”,成为入阁的唯一方式;明熹宗天启年间,朝臣进而要求皇帝点用在廷推名单中居于首位者。上述变化表明(     
A.阁臣政治素养提升B.文官集团约束皇权
C.内阁辅政趋向合法D.中央集权遭到削弱
4 . 明太祖曾说:“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由此可见,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旨在(       
A.提高行政效率B.加强中央集权C.强化专制皇权D.实现权力制衡
2023-11-26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君权与相权的关系贯穿整个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作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材料二   中国古代有一位皇帝曾说:“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五军都督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顽,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皇明祖训·祖训首章》


(1)指出材料一中涉及的是何中央官制?有什么特点?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材料二中的皇帝指的是谁?他采取这一措施的目的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我国封建社会中央官制变革的主要趋势。
2023-11-25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明太祖罢左右丞相,废中书省,将原中书省的权力进行拆分,划归六部。六部的长官主要由四大学士组成,四大学士将六部的各项事宜进行统筹梳理,最后将整理好的奏折提交给皇帝。这些做法有利于(     
A.提高六部政治地位B.提高行政效率
C.权臣集体参与决策D.分割地方权力
2023-11-25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某学习小组在对明朝历史进行探究时,记录了“洪武十三年罢丞相不设”“内阁”“宦官专权”“锦衣卫”四项内容,从中可以看出其研究的主题是(       
A.君主专制加强B.国家疆域的奠定
C.殖民势力东来D.阶级矛盾的激化
8 . 《明会典》载:“内阁行移,皆用翰林院印”。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写道:“入阁办事者,职在批答,犹开府之书记也。其事既轻,而批答之意,又必自内授之后而拟之,可谓有其实乎?”由此可知,明朝内阁的设置(     
A.使决策机制发生了异变B.剥夺了都察院的权力
C.是明朝政治黑暗的根源D.强化了皇权专制体制
23-24高一上·山东青岛·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明初,朱元璋曾再三告诫臣下,“兵戈之余,郡县版籍多亡,过制之取,民多病焉,”所以“善政在于养民,养民在于宽赋”。其目的是(     
A.巩固新生政权B.推行轻徭薄赋
C.整顿基层治理D.规范户籍管理
2023-11-20更新 | 78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局属学校、青西、胶州等地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明穆宗时期,内阁首辅高拱“练习政体,负经济才,所建白皆可行”;明神宗即位后,“拱以主上幼冲,惩中官(宦官)专政,条奏请诎司礼权(分列条目奏请皇帝抑制司礼监),还之内阁”。这反映出当时(     
A.君相矛盾激化B.宦官专权严重C.内阁权势膨胀D.监察机制废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