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清前期边疆治理的部分措施

1683清政府派施琅大将军渡海远征,收复台湾。
1684清政府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1689中俄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黑龙江、乌苏里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1727派遣驻藏大臣,明确规定驻藏大臣代表朝廷,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1759平定维吾尔贵族大小和卓叛乱。
1762在新疆维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要务。
1793清政府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以法律形式明确和落实了清政府对西藏的管辖权。
从表格中提取三个有关清朝前期边疆治理的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说明。(要求:所提取信息准确有效,表述成文,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022-08-02更新 | 225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海洋政策出现了全新的变化。北宋政府禁止在海上与辽、金之间的人员往来和物质流动,设立专门针对辽的海防机制。宋代将外商贸易纳入系统的市舶管理体制之下,实行抽解和博买,并允许和鼓励本国民众从事海洋经济活动,宋代海洋政策表现出极强的利益取向,中原王朝中第一次以财政的眼光看待海上贸易,沿海地区商业出现兴盛的局面,与海上贸易相关的手工业和商品性农业大兴。宋代海船逐渐采用水密隔舱等技术,使其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和抗沉性。海陆联结之地的居民被编为特殊的户籍-船户与渔产。

——摘编自黄纯艳《宋代海洋政策新变及其国内效应》

材料二   下表示意明清时期中央政府的海洋政策演变情况

时间

政府政令

洪武十四年

“沿海军民官司纵令私相交易者,悉治以罪”

永乐三年

泉州、宁波、广州等三处市舶司更名为“来远”“安远”“怀远”

永乐

“不许军民人等私通外境,私自下海贩鬻番货,依律治罪”

顺治十八年

“沿海居民分别内迁三十至五十里,设界防守,严禁逾越”

乾隆二十四年

关闭江、浙、闽三海关,由粤海关行商垄断对外商贸易事务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海洋政策的新变化,并分析其“国内效应”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清海洋政策的历史趋向。综上所述,谈谈宋代以来海洋政策对当代的启示。
2023-11-13更新 | 131次组卷 | 22卷引用:历史(江苏A卷)-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在处理民族关系方面有一套比较成熟的办法。……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他们真心相待,与他们建立了深厚感情,赢得了他们的爱戴。他与少数民族上层人物建立了亦君亦友的关系,既是国君,又是朋友,由此保证了民族关系良性运行。

——摘编自崔明德《中国民族关系十讲》

材料二   下表是元明清三代管理西藏、蒙古措施的对照表


元朝明朝清朝
西藏封授僧俗首领;设行都指挥使司管理军民;任用藏族上层人士进行管理。册封达赖和班禅;派遣驻藏大臣;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
蒙古设行省重修长城,订立和议;接受册封,恢复贸易。平定噶尔丹叛乱;设盟、旗两级管辖,任用蒙古王公。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太宗“赢得了他们的爱戴”的原因。结合所学列举唐朝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至少3例)。
(2)结合所学,填写材料二表格中①处的机构名称。并根据材料二、概括明清两代对蒙藏地区管理的共同特点。
(3)结合以上材料归纳古代统治者实行的民族政策对于国家发展的影响。
2024-01-23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宿迁青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统测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下表为雍正至嘉庆时期部分被批准的折,由此可知当时(     
内容出处
奏折1为(征战准噶尔)沿边口外均应照例添设驿站,以便文移以重军务事雍正七年(1729年)川陕总督岳钟琪
奏折2驻藏大臣应每年亲历后藏一带巡查,并将该处防兵就便查察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成都将军鄂辉
奏折3新疆地方鼓铸乾隆钱二成,嘉庆钱八成,一体行用嘉庆五年(1800年)阿克苏办事大臣阳春
A.行政体系完备B.边疆治理水平提升C.君主专制加强D.封建统治危机加剧
2023-10-07更新 | 157次组卷 | 8卷引用:押江苏卷第5题 明清时期(1840年之前)-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江苏专用)
6 . 下表为清朝中期人口、耕地面积数据。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时间人口数量(亿)耕地面积(万公顷)人均耕地面积(亩)
1753年(乾隆十八年)1.84约49024.00
1784年(乾隆四十九年)2.86约50712.66
1812年(嘉庆十七年)3.34约52602.36
1851年(咸丰元年)4.32约50421.75
A.开始突破传统自然经济的结构B.边疆国土的开发有效缓解人地矛盾
C.高产作物传入提高了粮食产量D.人口急剧增长使资源危机日益显露
2023-12-20更新 | 165次组卷 | 52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门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表为清朝前期人口与耕地面积统计表。据表可知清朝前期(       
清代皇帝纪年年份人口(亿)耕地(顷)
高宗乾隆十八年1753年1.847352218
高宗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2.867605694
嘉庆十七年1812年3.347889256
A.高产农作物传入推动人口增长B.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C.繁荣局面下隐藏着不稳定因素D.边疆地区土地资源进一步开发
8 . 下表是清朝在各民族地区的管理举措。据表可知,清朝(     
地区举措
西藏设驻藏大臣与当地达赖、班禅共管,清廷监督实行“金瓶掣签”
新疆设伊犁将军总领军政,原维吾尔族头领伯克可世袭,由清廷委任并为其定品级
蒙古设盟、旗两级单位,盟长、旗长由蒙古王公担任,清廷任命
云贵在条件成熟地区取消了土司世袭之制,依汉制设立府、厅、州、县,任命流官管理
A.正式将西藏地区纳入中央版图B.消除了民族分裂的隐患
C.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直接管理D.因地制宜处理民族事务
2023-11-24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表为康熙年年间苏州织造李煦奏折内容摘录。由此可知,奏折制度(     
上奏内容上奏时间
苏州得雨并报米价折康熙三十二年七月
贺亲征噶尔丹获胜折康熙三十五年七月
闻太仓有人起事折康熙四十六年十二月
巡盐张应召居官情形折康熙六十年八月
A.降低了地方行政效率B.赋予了中央机构决策权
C.滋生了因循守旧风气D.强化了对官僚机构控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0 . 下表是中国古代对边疆某一地区进行管理的措施。据此可知,这一地区是(   
A.西藏B.台湾C.云南D.新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