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康熙帝颁赐御书一览表(部分)

编号时间康熙帝的御赐书法活动
康熙一十七年(1678赠王渔洋(入值南书房)石刻“清慎勤”三个大字,意为清正廉洁,慎行笃思,勤勉为政
康熙二十三年(1684东巡曲阜,拜谒孔庙,赐匾“万世师表”
康熙二十五年(1686御书“学达性天”四字匾额,颁发宋儒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朱熹祠堂及白鹿洞书院
康熙三十四年(1695因其“遭遇耿逆之变,守节尽忠”,御书“忠贞炳日”匾额,悬挂于范承谟专祠
康熙四十二年(1703御书《督抚箴》(督抚的戒规)一篇,赐巡抚李光地

——摘自常建华《康熙南巡中的书法活动》


请回答
(1)依据材料,对康熙帝颁赐御书的对象进行分类。
(2)简析康熙帝颁赐御书的目的。
2022-03-22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清朝版图在前代王朝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开拓和巩固。以下关于清朝对西藏地区管辖的说法,正确的是
A.设置西域都护B.设立伊犁将军
C.册封达赖和班禅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3 . 康熙帝南巡到达南京,亲往明孝陵朱元璋墓拜祭,赞“洪武乃英武伟烈之主,非寻常帝王可比”。乾隆六次南巡,也屡至明孝陵前行三跪九叩之礼。这些做法意在
A.效法汉族礼制B.恢复江南经济
C.褒扬明朝功绩D.缓和满汉矛盾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4 . 17世纪末,康熙帝面临的维护国家统一的问题有
①地方叛乱 ②台湾割据 ③西藏独立   ④外来侵略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康熙第一次南巡到曲阜时,曾向孔庙行三跪九叩之礼,亲书“万世师表”悬于大成殿 上。这说明
①康熙善于学习和创新                 ②康熙尊重汉族文化传统
③“尊孔”有利于清朝统治                         ④康熙注意加强民族团结
A.①②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015·上海·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一位清朝皇帝曾赋诗言志:“万里扶桑早挂弓,水犀军指岛门空,……海隅久念苍生困,耕凿从今九壤同。”诗中壮志因何事而发?
A.抗击沙俄入侵B.设置伊犁将军C.平定准噶尔叛乱D.收复台湾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1683年,康熙帝在《中秋日闻海上佳音》诗中写道:“海隅久念苍生困,耕凿从今九壤同”。此诗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应当是(     
A.历时八年的三藩之乱终于平定B.清军平定噶尔丹叛乱
C.清军击败沙俄军队收复雅克萨D.台湾与大陆重归统一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下列对于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的评价正确的是(     
A.秦始皇的最大功绩在于开创了中国第一个国家政权
B.唐太宗选贤任能,虚怀纳谏,开创了“开元盛世”
C.康熙帝收回台湾之后,设置台湾行省,巩固了祖国东南的海疆
D.三人都是封建帝王,都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作了重大贡献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他(康熙)命南怀仁以西方“治炮妙法”,督造适用于南方山地作战的轻便火炮;平定准噶尔之战,他登高用望远镜观察地形,部署兵力,指挥军队;他邀请传教士绘制全国地图……康熙成了中国追求近代自然科学的先驱者,一位卓有成就的学者专家。康熙纵然走进了无涯学海,涉猎了新鲜的自然科学,却走不进生产关系变革的浪潮之中。
               ——摘编自张研《原来康熙》
材料二 1933年,爱因斯坦倡议通过军事手段对抗希特勒的纳粹德国;……1947年他写了一封致联合国大会的公开信,建议建立包括苏联在内的“世界政府”,管理核武器。 
       ——摘编自安德鲁·罗宾逊《爱因斯坦相对论一百年》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中康熙帝对待自然科学的态度。结果怎样?
(2)材料二中,身为科学家的爱因斯坦有着怎样的政治理想?试从康熙帝和爱因斯坦的科学态度谈谈你的认识。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10 . 康熙收复台湾,最深远的历史影响体现在
A.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B.台湾从此正式隶属于清朝中央政权的行政管辖之下
C.有利于发展经济D.促进了台湾和大陆之间友好往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