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9 道试题
1 . 清朝乾隆皇帝多次发布诏令,强调各省督抚,日常公事应当经内阁等部门呈送,只有“案关重大,决不待时者”才可用奏折。这主要反映出奏折制度(     
A.具有机密高效特征B.开始于乾隆年间C.架空了内阁的权力D.有利于制衡地方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2 . 改土归流是我国古代推行的一种强化对少数民族管理的制度,是指逐步取消土司世袭制度,任命有任期、可调动的流官,随之进行清查户口、丈量土地、核实赋税等工作。这一政策在西南地区大规模推行始于(       
A.唐朝B.元朝C.明朝D.清朝
2024-03-06更新 | 89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2024年夏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03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3 . 在统一多民族国家治理方面,清朝政府采取因地制宜的政策。根据这一政策,清朝统治者在西藏地区采取的措施是(       
A.推行猛安谋克制度B.设立盟、旗两级单位
C.册封班禅额尔德尼D.设立澎湖巡检司
2024-03-04更新 | 89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2024年夏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01
4 .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教科书中的肖像画对于历史人物的刻画和历史信息的传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外历史纲要》(上) 中国古代史部分选了如下12位历史人物图像: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 秦始皇(公元前259-前210)、 汉武帝(公元前156-前87) 、 唐太宗(598-649)、王安石 (1021-1086) 、 岳飞 (1103-1142) 、 朱熹 (1130-1200) 、 明太祖 (1328-1398)王守仁(1472-1529)、戚继光(1528-1588) 、郑成功(1624-1662)、康熙帝(1654-1722)。

材料二   不同时代的岳飞画像

南宋宫廷画家刘松年(1131-1218)拥护抗金,反对投降,为缅怀抗金英雄而作《中兴四将图》。画作中的岳飞(1103-1142) 面白无须,身材微胖,头带方巾,一身淡绿装束,拱手而立,表现出儒雅气度。岳王庙的雕塑是20世纪80年代艺术品,岳飞头戴红缨帅盔, 身着紫色蟒袍, 臂披金甲, 右手握拳前抚,左手按向后,目光如炬, 气宇轩昂。

材料三   《宋史·岳飞传》载:   (岳飞)   “好贤礼士,览经史,雅歌投壶(吟雅诗及作投壶游戏,后常指武将之儒雅行为) ,恂恂如儒生”。

——摘编自逯成武《从统编教材选图的变化看史料实证素养的培育》


(1)从历史贡献的角度对材料一中 12位历史人物进行分类,完善表格内容。
类别人物历史贡献
政治家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王安石、明太祖、康熙帝
民族英雄岳飞、戚继光、郑成功
思想家孔子、朱熹、王守仁

(2)有人认为材料二中图1更接近岳飞真实形象,结合材料二、三阐释其依据。
2024-02-06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校际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在历史上产生过九个统一全国的大朝代,我们可称秦汉为“第一帝国”,隋唐宋为“第二帝国”,明清则为“第三帝国”。第一帝国的政体还带贵族性格,世族力量强大。第二帝国则大规模和有系统地科学取士,造成新的官僚政治,而且将经济重心由华北的旱田地带逐渐转移到华南的水田地带。……若将第二帝国和第三帝国比较,则可以看出第二帝国“外向”、“开放”,带“竞争性”。与明清之“内向”、“保守”及“非竞争性”迥然不同……第二帝国带扩张性,而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

——据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1)指出“第二帝国”与“第一帝国”在政治上的主要不同,并简要说明其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三帝国的“内向”、“保守”及“非竞争性”在对外交流方面的主要表现及其消极影响。
2024-02-04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雍正帝时,在皇帝寝宫旁边设立军机处,军机处官员在皇帝直接监督下工作,起草或处理机要文书,内阁只负责处理一般文书。这表明(     
A.中央集权不断强化B.中枢秘书机构发生变化
C.决策机构根本变革D.官僚机构日益廉洁高效
2024-02-03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下列历史信息所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
·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1689年,中俄两国签订《尼布楚条约》
·1727年,清朝开始派遣驻藏大臣
·1757年,清军击败准噶尔部
·1762年,清朝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
A.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B.边疆地区各族社会经济发展
C.政权并立与民族交融D.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的奠定
8 . 乾隆帝曾说:“乾纲独断,乃本朝家法。自皇祖、皇考以来,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无旁假。即左右亲信大臣,亦未有能荣辱人、能生死人者。”下列能印证乾隆帝观点的措施是(     
A.设军机处B.设内阁C.废丞相D.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9 . 清朝前期,通过设置将军辖区、派遣驻藏大臣等方式基本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这说明清朝(     
A.社会文化不断发展B.国际影响力的持续扩大
C.政治制度有所创新D.疆域治理措施卓有成效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僚机构示意图


材料二


材料三


材料四   从秦到清,地方行政制度的形态有过纷纭繁复的变化……这种因时而异的变化只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集权的功能罢了。因此尽管从表面上看,历代行政区域……废置纷繁,分合靡定,但无非皆就前代之制度沿革益损,而无根本性质的变动。

——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1)观察材料一、二,相较于秦朝,宋代中央机构变革的突出特点是什么?北宋改革中央和地方机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与北宋相比,元朝的行政机构发生了哪些主要变化?
(3)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归纳从秦朝到清朝地方行政制度(区划)变化的特点。
2023-11-27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