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清以前,没有一个王朝在台湾设置郡县。康熙时规定台湾府隶属福建省,由中央派官治理及驻军守卫,并派巡台御史监察官员。这体现了(     
A.台湾与大陆治理一体化B.郡县制的内容得到完善
C.清朝边疆政策的灵活性D.闭关锁国政策不斯强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康熙年间,多次令各地举荐山林隐逸,又令官员推举博学鸿儒,吸收学行兼优之士。开设明史馆,召集文人编纂明史,还进行多部儒经传注的修纂,编成《康熙字典》。上述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承续华夏传统B.倡导疑古辨伪C.弘扬程朱理学D.保存历史文献
2022-06-16更新 | 8568次组卷 | 59卷引用:山东省淄博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康熙帝在上谕中指出:“昔秦兴土石之工,修筑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使之防备朔方(指沙俄),较长城更为坚固”;“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是也。”据此归纳康熙帝不修长城的理由,其中不正确的是
A.与蒙古关系密切,足以防备朔方来犯B.国力虚弱,无财力支持
C.长城失去原有的防御功能D.修德安民是守国之本
4 . 1686年(康熙二十五年)三月,康熙下令:“今罗刹复……城盘踞,若不速行捕剿,势必积粮坚守,图之不易。其令将军萨布素……速修船舰,统领乌喇、宁古塔官兵驰赴边城以战。“此战的胜利
A.切断了噶尔丹去回部的通道B.为改土归流创造了条件
C.助推俄国接受中国谈判建议D.使喀尔喀蒙古贵族臣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5 . 史载,康熙帝北巡,行至华北平原与内蒙古草原接壤地带,发现一片水草丰美、林木葱郁、动物繁多的地方,出于“肄武”与“定边”的考虑,令人“往相度地势,酌设围场”,划定了14000多平方公里的地方作为围场猎苑。结合史实判断该“围场”具备了下列各项中哪些功能( )。
①避暑②练兵③围猎④处理民族事务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020-07-11更新 | 2927次组卷 | 36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1678年,康熙帝下令在北京开设博学鸿儒科,要内外官员推荐学行兼优、文词卓越之人来京,皇帝亲试录用。次年春,录取了50人,这些人都是当时儒学名流,均在翰林院供职。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化解满汉地主之间的矛盾B.提高汉族地主的政治地位
C.彰显新王朝统治的合法性D.选拔德才兼备的名人名士
7 . 康熙时期,理藩院参与了多伦会盟等一系列军政大事,会盟后,还派官员去山西等地准备耒耜,助喀尔喀蒙古种植农作物。在和噶尔丹交战过程中,理藩院大臣亲率漠南蒙古兵。对平叛官兵的奖赏,理藩院也要提出意见供康熙参考。当时,对俄事务“一并置于理藩院的管理之下”。据此可知
①理藩院取代军机处成为了中枢机构
②理藩院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与中原的交流
③理藩院的职能近似于唐代的鸿胪寺
④理藩院是康熙缓和满汉矛盾政策的执行者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尼布楚条约》用“中国”指称清朝疆域,表明清朝行使和维护的是中国主权,但康熙帝也强调:“我满洲姓人,应遵满洲之道。以己之迂效法汉人,复为汉人所笑骂,自食其果。”以上信息不能说明
A.康熙帝打破了“汉人中心论”
B.康熙帝重视确立自身的正统性
C.康熙帝排斥和拒绝汉族文化
D.《尼布楚条约》里的“中国”具有近代主权国家的含义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9 . 秦始皇与康熙帝的共同点有
①他们都对统一中国做出了贡献
②他们都对捍卫中华民族的利益做出了贡献
③他们都制定了顺应生产力发展的政策
④他们都采取了思想文化专制的措施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康熙巡游南京时,曾经去过明孝陵拜祭,并写下“治隆唐宋”御笔以歌颂朱元璋功绩。康熙帝此举的主要出发点是(  )
A.弘扬中华文化B.缓和满汉矛盾C.推崇明初专制D.预警农民革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