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康熙南巡时亲赴曲阜,在隆重盛大的祭孔典礼后,听孔子后裔孔尚任讲儒家经典,嗣后又破格授予其国子监博士。这些举动表明康熙
①崇尚儒家文化 ②着力提升满族文化
③延揽汉族文士 ④努力缓和民族矛盾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019-01-30更新 | 1676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浙江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中俄《尼布楚条约》中说,“凡岭南一带土地及流入黑龙江大小诸川,应归中国管辖;其岭北一带土地及川流,应归俄国管辖”。对条约中的“中国”,理解正确的是( )
①这里的中国指中原地区 ②清朝第一次使用了“中国”国号
③清政府对外不再使用“大清”的朝号 ④表明清朝行使和维护的是中国的主权
A.①②③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9-01-30更新 | 548次组卷 | 16卷引用:2010年浙江慈溪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加试题】在国家统一和发展过程中,历史上的伟大人物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资治通鉴》

材料二康熙皇帝曾说:“朕阅经史,塞外蒙古多与中国抗衡,自汉、唐、宋至明,俱被其害,而克宣威蒙古,并令归心如我朝者,未知有也。夫兵者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譬之人身疮疡,方用针灸,肌肤无恙,而妄寻苦楚可乎?”治天下之道亦然,乱则声讨,治则抚绥,理之自然也。自古以来,好勤远略者,国家元气,罔不亏损,是以朕意不以生事为贵。”

——《清朝民族政策解读》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太宗的民族政策。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太宗处理少数民族地区事务中如何体现这一政策的。
(2)阅读材料二,请用一句话概括康熙帝的历史地位。后人对康熙帝的评价大致有两种:①康熙帝是一位“盛世圣君”。②康熙帝有才无识,因循误国。您更侧重哪一种认识?侧重分析①,请从处理蒙藏民族关系的角度予以阐述。侧重分析②,请从康熙执政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外交四个个角度予以说明(只作选择不作阐述,不得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下列表述,能反映古代政治家重视发展民族关系的是
A.秦王嬴政招揽各国贤士B.唐太宗提出“示存异方之教”方针
C.王安石变法施行保马法D.康熙帝在多伦与内外蒙古首领会盟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5 . 在郑成功收复管理台湾二十多年后,踞守于台湾的郑经之子郑克塽又奉表投诚,对这两种行为评价正确的是
A.两者都应肯定B.两者都应否定C.否定前者、肯定后者D.肯定前者、否定后者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列属于康熙对中华文明所作的贡献有
①削平三藩,巩固统一;统一台湾,开府设县②反击侵略,签订条约
③亲征朔漠,和善蒙古。④兴文重教,编纂典籍;引进西学,学习科技
A.①②B.①②③④
C.①②③D.②③④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康熙十三年到康熙二十二年(1674—1683)间,噶尔丹几乎每年都派人与沙皇俄国相勾结……康熙十年(1671),准噶尔汗噶尔丹出兵占领了天山南路,将当地的“回部”(维吾尔族)首领阿布都什特扣押到伊犁,并对当地的维吾尔族人民实行残酷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康熙三十五年(1696),噶尔丹被清廷击败,阿布都什特得以解脱,清廷护送其返归南疆叶尔羌,管辖南疆“回部”事务

——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平定噶尔丹以后,康熙帝对准噶尔部仍采取非常宽大和笼络的政策。他继续坚持满蒙贵族联姻的传统作法,把宗室之女嫁给准噶尔王公贵族……噶尔丹之侄孙丹津阿拉布坦于康熙四十一年来朝降清,康熙帝即优礼相待,封为多罗郡王。

——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三   他们在中国边缘犯下的这些暴行最终使中国皇帝极其恼怒,他于1685年派一支远征队北上。中国人夺回阿尔巴津,把俄罗斯人从整个阿穆尔河流域清除出去……与此同时,两国政府为解决边界问题开始谈判。经过许多争论,《尼布楚条约》于1689年8月27日签订。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   (康熙帝)从登基之日始,特别是他亲政后,每日“昧爽视事,惟恐有怠政务”。即使有病,“亦勉出听政”,有时半夜来了紧急奏报,必“披衣而起”。每次出巡,不论在何地,也是日日处理政务,他坚持当天的事当天处理完。康熙帝曾对心腹之臣高士奇表露他的苦衷:“朕于政事无论大小,从未草率。每在宫中默坐,即以天下事经营筹画于胸中。”

——白寿彝《中国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述当时造成中国西北边疆不稳定的因素有哪些?

(2)据材料一、二,指出康熙帝在处理民族关系维护国家统一所采取的措施。

(3)根据材料三,指出康熙帝在处理与俄罗斯的关系时所使用的手段。

(4)概括材料四对康熙帝的评价。我们应当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8 . 康熙帝通过南怀仁致信西方耶稣会士:“凡擅长天文学、光学、静力学、动力学等物质科学之耶稣会士,中国无不欢迎。”此信说明:
A.康熙对西洋科技有着相当热情
B.鼓励士大夫与传教士全面交流
C.鼓励传教士在中国传播天主教
D.认为西洋军器是护卫王朝之需
2018-02-20更新 | 42次组卷 | 2卷引用:人教版2017--2018学年高二选修四第一单元 第3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课时训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康熙帝曾评价自己的一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对历史发展作出的最突出的贡献是
A.通过抗击外来侵略维护了国家的主权
B.将清政府的统治扩展到全国
C.缔造了巩固和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D.尊重和弘扬各民族传统文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观察下图中的绘画,画中诗为:“大漠孤城祁连山,戍楼遥望暮云间。西风忽报边关紧,十万兵勇过桥湾。”图中的清军“过桥湾”是为了

清军过桥湾图
A.平定三藩之乱B.挫败沙俄侵犯
C.平定噶尔丹的叛乱D.开发西北边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