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1 . 中俄《尼布楚条约》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中俄双方统一停战,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
A.所有边界问题
B.东部边界问题
C.北部边界问题
D.西部边界问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下列与康熙帝有关的史实及其评价,搭配正确的是
A.亲征噶尔丹——解决了中国和俄国东段边界问题
B.多伦会盟——巩固了清朝对天山南北地区的统治
C.智除鳌拜——增进了台湾与大陆的联系,巩固海防
D.册封活佛——加强了清朝对蒙藏地区的有效管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昭莫多战役后,康熙帝认为“塞外其地不毛,运粮尤苦,不可妄动”。康熙五十四年,他派人在喀尔喀蒙古牧地察勘地亩,试图让军队从事农耕。康熙五十五年初,又决定:“今岁停止进兵,候种地及一应事务预备完毕,审察两下军情,再行定夺。”这表明康熙帝
A.以农耕吸引蒙古百姓归顺清朝B.从缓和满汉矛盾出发重视农耕
C.强化后勤保障以保卫北疆安全D.让军队农耕戍边防备殖民侵略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下图中数字代表了康熙帝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捍卫国家主权而采取的重大军事行动,其先后顺序应是(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③④②①
D.④③②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雍正五年(1727年)知府沈起元条陈台湾事宜称:“漳泉内地无籍之民,无田可耕,无工可佣,无食可觅。一到台地,上之可以致富,下之可以温饱。”……据统计,台湾归统时约有人口20万左右,到嘉庆中期,总人口已达200万之众。

——陈锋等《中国经济通史》

材料二1684年,清政府设立台湾府,下辖台湾、凤山、诸罗三县。……从康熙到嘉庆年间,先后担任府儒学教授的36人、训导23人,台湾县儒学教谕36人、训导25人,凤山县儒学教谕34人、训导11人,全部都是福建人。

——陈孔立《台湾历史纲要》

(1)材料一中“台湾归统”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出现的?指出材料二所述康熙帝在台湾设一府三县的政治意图。

(2)据上述材料,评述康熙帝统一台湾对加强闽台经济、文化联系的积极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康熙皇帝曾说:“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
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敢当。……今欲修之兴工劳役,岂能无害百姓?”这表明他主张
A.民族团结平等B.兵农合一C.强化中央集权D.民为邦本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康熙第一次南巡到曲阜时,曾向孔庙行三跪九叩之礼,亲书“万世师表”悬于大成殿 上。这说明
①康熙善于学习和创新                 ②康熙尊重汉族文化传统
③“尊孔”有利于清朝统治                         ④康熙注意加强民族团结
A.①②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9 . 康熙帝曾说“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是也。”他要表达的中心意思是
A.只有修筑长城,才能天下太平B.边境稳定了,统治才能巩固
C.得民心者得天下D.皇帝要尊重各民族的文化传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