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3 道试题
1 . 以下评价,最适合康熙帝的是
A.修建长城,抵抗侵略B.巩固统一,维护主权
C.缔造统一,实行民主D.述而不作,万世师表
2020-03-26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四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测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国家大统一和民族大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贞观三年,太宗派兵十万征讨东突厥,擒拿颉利可汗,东突厥十万余口尽数投降唐室,唐室将降部安置在东起幽州(今北京)西至灵州(今宁夏灵武)的边塞地区,设置州县并任命原东突厥贵族突利、阿史那思摩两人为都督以统理之。此外,东突厥诸酋长“皆拜将军、中郎将,步列朝廷,五品以上百余人”。

——摘编自王义康《唐代册封与授受四夷官爵试探》

材料二   康熙皇帝,在清代诸帝中,是一个最喜欢研究学问的人。他非常善于学习和创新,尊重汉族文化传统。凡儒家经典,程、朱著作,乃至历代史书,无不研习……一心想以古先圣贤及其学术来作厚风俗,正人心的工具。所用大臣多理学家,且都有卓特之行,扬名于一时。

——周谷城《中国通史》

材料三   历史上每一次民族对峙、国家分裂之后,最终的结局仍是民族大融合与新的空前大统一国家的出现。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保持发展上的连续性,为世界上所仅见,就在于文化认同与国家统一相辅相成。可以说国家统一的理念是中华民族与生俱来的胎记,是人们普遍的价值取向与理性追求。

——摘编自《瞭望新闻周刊》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唐太宗对东突厥民族政策的特点。
(2)据材料二,概括康熙帝尊重汉族文化传统的主要举措。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举措的作用。
(3)据材料三,分析中国大统一主流形成的内在因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3 . “固皇位,擒鳌拜,平三藩,收台湾,亲征噶尔丹、略定东北。”这一史书记载反映的是以下那个皇帝的事迹
A.顺治B.康熙C.雍正D.乾隆
2020-03-23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六校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4 . 晚年的唐太宗和康熙帝都曾做过自评。唐太宗对自己一生的评 价是:“济育苍生,其益多;平定寰宇,其功大,益多损少。"康熙帝曾引用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自评。下列对两人自评的看法正确的是
A.都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故不足为据B.因两人皆为古代明君故可资参考
C.角度和结论相近故可进行比较分析D.可供借鉴但须结合当时当地之情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如图是小李筹备历史课本剧的企划书,由内容推断,最可能出现的情境是
A.自本朝开始,议政于政事堂
B.崇祯帝已死,即日改国号“大清”
C.凡“悖逆”和“违碍”书籍,应烧毁
D.今后阁臣有涉外事宜可与总署协商办理
2020-03-15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抽测历史试题
6 .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清代得到了空前的巩固和发展。康熙帝为此做出的贡献有
①平定“三藩”   ②设置台湾府
③抗击沙俄入侵   ④北击匈奴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020-03-15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历史试题
7 . 关于如图,下列选项中对该图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A.供奉在布达拉宫红宫顶层的殊胜三界殿内
B.用汉、满、蒙、藏四种文字书写
C.体现了汉藏合璧的建筑风格
D.此牌位供奉的是乾隆皇帝
2020-03-10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栟茶高级中学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 对康熙帝的历史评价,近世以来,众说纷纭。目前学术界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康煕朝(1662—1723年)的历史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个黑暗的时期;第二,康熙朝的历史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个盛世的时期;第三,康熙朝是中国封建社会一次落日的辉煌。

——阎崇年《康熙盛世的思考》


请选取材料中对康熙朝评价的一种观点或者提出你自己的全新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论证其观点。(要求:观点明确、要点清晰、逻辑清楚、史论结合、论证科学;只选观点不作论证,不得分。)
2020-03-09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清康熙帝册封“班禅”的目的包括
① 巩固国家统一               ② 加强民族团结              ③ 即保护佛教,尊崇活佛,有分而治之
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 ③
2020-02-23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第一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六八一年,历时八年之久的“三藩之乱”全部平定,从这时起,清政府即着手全面加强东北边防,储备粮食,建筑仓库,增造运输船和战舰,设立驿站系统;开辟沟通辽河、松花江和黑龙江的交通干线,并在瑷珲、呼玛尔和额苏里等地建立木城,置兵屯守,以防止沙俄的进一步入侵。康熙帝于一六八二年春亲自出巡东北,视察了盛京和吉林乌喇等地的防务,准备抗击沙俄侵略军。

——《非创以兵威则罔知惩畏:正义的雅克萨攻城战》

材料二   一六八一和一六八二年,中国两次派遣使者到尼布楚,要求举行谈判,同时派人赴雅克萨投书,谴责该地俄人的残暴行为,并要求他们撤回本国。每当俄国人被俘,中国人总是友善地对待他们,遣送他们回国,有时让他们捎去致俄方的信件。但呒论是这些善意的行为也好,恳请也好,或者致莫斯科的信件也好,都不曾得到使人满意的结果。

——戈尔德《俄国在太平洋的扩张(1641一1850)》


(1)根据材料一指出,17世纪七八十年代清朝统治面临哪些问题?
(2)综合材料一、二指出,清政府在处理中俄关系问题的方式上有何特点?
(3)结合上述材料中反映的事件谈谈你对康熙帝的认识。
2020-02-17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五县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