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清代从康熙帝开始,官员将奏折密封后可以直接呈给皇帝,皇帝朱批后发回,这样既快又保密。康熙时期只有百余名官员有密奏权,雍正扩展到1200余人。雍正要求在京大臣、各督抚总兵都要密奏,还特许一些低微官吏的密奏权。雍正帝做出这些改变的主要目的是(       )
A.提升官员才干处理繁多的政务B.调动地方各级官员的积极性
C.配合军机处行使中枢机构职能D.皇帝加强对官僚队伍的控制
2023-08-01更新 | 19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清雍正帝命令地方大员向皇帝单独呈送密封报告,皇帝亲手批阅后返回,不经过其他中转、收发环节,形成了密折奏事制度。对这一制度认识正确的是
A.有利于加强皇帝对地方行政的控制
B.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
C.造成官员相互猜忌,激化统治集团内部矛盾
D.提高了决策效率,避免了决策失误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雍正十年(1732年),颁军机处印信。军机大臣随时由皇帝在满、汉大学士及各部尚书、侍郎中选定,即所谓“无专官”。军机大臣下设军机章京,其人员从六部员司和内阁中书中选取。上谕的撰拟,先令军机章京草拟,由军机大臣过目后进呈给皇帝。这反映了雍正时期
A.封建官僚体系日益完备B.中央决策程序随意混乱
C.中枢机构实现权力制衡D.君主专制政体得以强化
2022-05-13更新 | 772次组卷 | 15卷引用: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清朝时期的大臣谢济世说:“自后世有密奏之例,小人多以此谗害君子,首告者不知主名,被告者无由申诉,上下相忌,君臣相疑”,建议“自今除军机外,皆用露章,不许密奏”。这反映出密折制
A.加剧了君相之间的矛盾B.在强化皇权过程中产生一定弊端
C.威胁到了军机处的权力D.极大地提升了官僚机构行政效率
2022-05-07更新 | 1479次组卷 | 17卷引用: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雍正四年(1726年)发起了全国性的大规模改土归流,重点就是西南地区(云南、贵州、广西)。流官取代土司后,清查户口、丈量土地,废除原来土司的各种杂税盘剥,统一征收赋税,并且在当地修建城市、学校等。这些举措
A.开启了中央对西南地区的直接管理
B.有利于国家在西南地区开疆拓土
C.加强了国家认同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D.实现了清朝前期区域经济的平衡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康熙自幼喜爱数学、化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在八岁登基后仍然投入相当大的精力去认真学习这些知识。他不断引进有科技才能的传教士来华,命传教士采用地圆说绘制了全国地图《皇舆全览图》,此地图在康熙的南征北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谕令传教士白晋等人在宫中设置化学实验室,用化学方法试制西药,使中国在医疗中开始了中西医结合的道路。他还命令传教士汤若望以西法制成了“红衣大炮”,该大炮在雅克萨之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在皇宫中开设有数学、天文、地理、医学、外语、艺术等方面课程,由传教士来讲授。

——摘编自张云筝、田冰《康熙西学中用的思想与实践》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康熙主张西学中用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康熙西学中用实践的历史贡献。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清朝建立后,西藏先后出现蒙、藏贵族之争,准噶尔军攻占拉萨、阿尔布巴叛乱、珠尔默特叛乱等,雍正六年正式设立的驻藏大臣,也有被杀害的。乾隆五十七(1792年),福康安率大军入藏,在藏族人民支持下,将入侵的廓尔喀(尼泊尔)军队全部驱除出境,廓尔喀王请降。乾隆帝曾指示福康安,一定要妥立章程,以改变西藏各项制度废驰,噶伦与地方官员舞弊、擅权的状况。于是,福康安与达赖、班禅及西藏地方官员共同议定了《藏内善后章程》。章程确立了著名的金瓶掣签制度,即由驻藏大臣监督认定每世达赖、班禅的转世灵童,废除过去由降神喇嘛指定灵童的办法。章程还规定,驻藏大臣的地位与达赖、班禅平等,监督办理西藏事务;西藏军政官员,由驻藏大臣会同达赖喇嘛拣选,升迁赏罚也由驻藏大臣全权处理。西藏涉外事务集权于中央,统归驻藏大臣管理。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乾隆时期颁布《藏内善后章程》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朝颁布《藏内善后章程》的历史意义。
2021-02-02更新 | 360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2015·上海·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一位清朝皇帝曾赋诗言志:“万里扶桑早挂弓,水犀军指岛门空,……海隅久念苍生困,耕凿从今九壤同。”诗中壮志因何事而发?
A.抗击沙俄入侵B.设置伊犁将军C.平定准噶尔叛乱D.收复台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