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21-22高三·全国·课时练习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1 . 在朝廷内多人反对出兵的情形下,不为郑氏政权所惑,拒绝其“请照琉球、高丽等外国例,称臣进贡”的请求……六月,清朝取得澎湖海战的关键胜利;八月,清军进入台湾岛。当时当政的清朝皇帝是(     
A.顺治帝B.康熙帝C.雍正帝D.乾隆帝
2022-12-21更新 | 185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勤建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清以前,没有一个王朝在台湾设置郡县。康熙时规定台湾府隶属福建省,由中央派官治理及驻军守卫,并派巡台御史监察官员。这体现了(     
A.台湾与大陆治理一体化B.郡县制的内容得到完善
C.清朝边疆政策的灵活性D.闭关锁国政策不斯强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康熙年间,多次令各地举荐山林隐逸,又令官员推举博学鸿儒,吸收学行兼优之士。开设明史馆,召集文人编纂明史,还进行多部儒经传注的修纂,编成《康熙字典》。上述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承续华夏传统B.倡导疑古辨伪C.弘扬程朱理学D.保存历史文献
2022-06-16更新 | 8562次组卷 | 58卷引用:三年(2021-2023)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专题18选修内容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8世纪初,康熙皇帝决定任用传教士采用经纬度测量及三角测量法进行全国性实地测量,测绘人员分赴全国各省,举凡天下山水城廓,均收入图中,即《皇舆全览图》。康熙帝此举
A.体现了清朝文化政策开放包容B.加速了中国传统科技的转型
C.适应了巩固大一统国家的需要D.旨在推动西方科技在华传播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图分别是在雅克萨自卫反击战中立下赫赫战功的“神威无敌大将军铜炮”和用满文、俄文书写的中俄《尼布楚条约》。它们共同见证了
A.近代中俄交流频繁B.统一多民族国家疆域得以巩固
C.中国国际地位提高D.清政府成功镇压边疆地区叛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清康熙帝非常重视地理,不仅自己学习先进地理测绘知识,还多次组织外国传教士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地理测量工作,并在此基础上,首次绘制了反映当时全国的《皇舆全览图》,对后世地理学的进步发展等产生了重大影响。这反映出当时
A.地理学处于世界前列B.时人摒弃了狭隘的天朝上国观念
C.已出现学习西方以求自强的思潮D.传统科技出现了异变
2021-12-18更新 | 197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合江县马街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学月考试历史试题
2021高三下·福建·学业考试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开皇之治”大事简表(部分)“康乾盛世”大事简表(部分)
开皇元年,行三省六部制。.
开皇三年,罢天下诸郡,定州县二级制。
开皇五年,诏令全国检括户口。
开皇七年,于扬州开山阳渎,以通漕运。
开皇九年,平陈,免陈朝旧境十年赋税。
开皇十二年,遣使均田。

—据《隋书》等

康熙十五至二十年,平定三藩之乱。
康熙二十三年,巡视黄河。
雍正二年,行摊丁入亩,整顿保甲制。
雍正十年,设军机处。
乾隆元年,设特科取士。
乾隆三十八年,始修《四库全书》。

—据《清史稿》等

综合材料中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充分,论据准确,逻辑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康熙帝将盟旗制度推广于漠北喀尔喀蒙古及其他蒙古各部。在蒙古各部至内地的道路上设立邮站、驿站军台,“凡汗、王、贝勒过境,警晨夜,饲牲畜;商旅出其途,亦资捍卫”。实行巡边制度,每年春秋两季巡查边境哨所。这些措施
A.加强了君主专制B.促进了商帮形成
C.完善了边疆治理D.维护了蒙古传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