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方镇》中说:“唐之所以亡,由方镇之弱,非由方镇之强也。是故封建之弊,强弱吞并,天子之政教有所不加;郡县之弊,疆场之害苦无已时。欲去两者之弊,使其并行不悖,则沿边之方镇乎!”黄宗羲这段话的主旨是
A.主张推行郡国并行制度B.深刻揭露君主专制的弊端
C.扩大地方权力,限制中央集权D.设方镇以消除郡县制度的弊端
2021-11-20更新 | 203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西省平遥县和诚高考补习学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回顾儒学发展史,可知儒学总是在创新中得到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孔子卒后,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天下并争于战国,儒术既绌焉。然齐鲁之间,学者独不废也。于威、宣之际,孟子、荀卿之列,咸遵夫子之业而润色之,以学显于当世。

——司马迁《史记·儒林列传》

材料二   当时(西汉)的儒学者们,适应历史的需要,勇敢地负起复兴儒学的重任:一是要恢复儒学的正统地位;二是要恢复与保护儒家经典;三是要深化儒经研究。

材料三   在宋明理学思潮中,理学家在儒学理论创新方面,也十分典型。“理学”,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居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它的创立,既符合社会政治方面的需要,又有其理论思维内在逻辑的必然。

——材料二、三均摘自黄钊《应当高度重视儒学的创新与发展》

材料四   至于到了封建末世,当民主主义开始萌动之际,古老的民本主义再度发挥其社会批判功能,并成为生发近代民主主义的生长点。明末清初黄宗羲(1610-1695)的名著《明夷待访录》,便承袭了前辈的民本主义思想,提出国君是“天下之大害”的惊世骇俗命题,向流行于当世的“君为天下主”的传统论调提出挑战。

——摘编自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孟子和荀子对孔子核心思想的继承与创新。
(2)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董仲舒在“深化儒经研究”方面有何贡献?“恢复儒学的正统地位”最重要的是迎合汉武帝的政治需要,对此,董仲舒提出了哪些主张?
(3)据材料三与所学知识,理学是如何对传统儒学进行继承创新的?列举北宋理学家核心思想。
(4)据材料四与所学知识,到了封建末世,黄宗羲是如何对传统儒学进行继承与创新的?
(5)综合上述材料,儒学的继承与创新在今天有何现实意义?
3 . 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黄宗羲认为:“天下为主,君为客。……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这表明在政治上他主张
A.主权在民B.君主立宪C.君民平等D.反对君主专制
2019-11-23更新 | 507次组卷 | 24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背景:政治上,________政治的腐败,________起义打击。
经济上,_________的发展,_____________萌芽缓慢发展(根本原因)。
思想文化上,以_______理学为标准的科举考试使思想界呈现出因循守旧的习气;_________中近代科技开始传入,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2019-08-12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山西省平遥县和诚高考补习学校高三历史知识清单定时训练:中国古代思想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代表人物及主张:
(1)“异端”李贽,著作有《________》《_______书》。
否定孔孟学说;批判程朱理学;倡导_______自由,反对盲从统治者的意志;追求_______享受;主张_________平等。
万物皆源于矛盾的阴阳二气,并非生于“天理”,从而否定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基础。
(2)顾、王、黄:政治上,反对_________,倡导言论自由,建立监督机构;学术上,主张提倡_______学风和行为,“经世致用”;经济上,重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提出“____________”。
2019-08-10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山西省平遥县和诚高考补习学校高三历史知识清单定时训练:中国古代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柳宗元《封建论》指出:秦始皇建立帝国,以郡县取代封建,固然出自“一己之私”,却成就了“天下之公”。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批评皇帝是“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公”,以满足君主“一己之私”。以下对柳、黄二人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①柳宗元的目的是肯定帝制的合理性
②黄宗羲对帝制的批判符合当时的社会现实
③二人所处时代不同,批判的内涵不同都有其合理性
④两种观点恰好相反,其中有一个是错误的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②③D.①②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应予以改革,强调治理天下成功的标准应当是广大百姓的快乐与否。由此可知,当时中国
A.儒学统治地位已动摇
B.儒学出现了趋时更新
C.正在酝酿着社会转型
D.君主专制逐渐被削弱
2018-07-07更新 | 395次组卷 | 29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山西省平遥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明末清初,王夫之主张“有其力者治其地”,黄宗羲提出“授民以田”“田土均之”,顾炎武力主“均田”,这些主张(       
A.具有浓厚的复古色彩B.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
C.体现了重农抑商思想D.表达对个体小农的关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