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单选题-最优选择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王夫之在家训中提到:“能士者士,其次医,次则农工商贾,各惟其力其时”,要将自己的职业与个人实际和社会现实结合起来。清代学者焦循在《里堂家训》中提到:“学者以治生为要”,并主张“士农工商四者皆可为”。这些家训
A.反映了重农抑商观念B.强化了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C.体现了经世致用理念D.出现了提倡个性自由思想
2 . 王夫之认为,历史首先必须是信史,不能挟私,反对史书以附会人事,对众人所公认的“大美大恶”,不再作喋喋论述,这样才能实现“所贵乎史者,述往以为来者之师也”。王夫之的主张
A.维护了宋明理学的权威B.论证了史学革命的必要性
C.体现了经世致用的思想D.加速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3 . 王夫之按当时科学发展水平,举例论证“气”的永恒不灭性,认为这种永恒无限的“气”乃是一种实体,并提出“太虚,一实者也”“充满两间,皆一实之府”等命题,力图对物质世界最根本的属性进行更高的哲学抽象。此认识论
A.开始了对宇宙本源的探索B.是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
C.批判了理学唯心主义观点D.发展了古代唯物主义思想
4 .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奔走列国,求天下安定之道,孟子主张民贵君轻。明清之际,顾炎武 实地考察许多州县,写成巨著《天下郡国利病书》,王夫之抨击孤秦陋宋。材料意在说明
A.儒家思想传统道德的继承发扬B.儒家思想强化了君主专制
C.时代巨变下儒学家的担当精神D.儒学的启蒙作用效果显著
2020-07-16更新 | 566次组卷 | 42卷引用:辽宁省铁岭市开原市第二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王阳明说:“你来看花树,它才存在;你不去看,山中的花树就不存在。”王夫之却说:“浙江有座山,我没有去过那山,就说那山不存在吗?”二者观点的本质区别是
A.心学和理学的交锋B.唯心思想与唯物思想的交锋
C.不同阶级学术思想的交锋D.以什么样的方式维护统治的交锋
2020-11-01更新 | 205次组卷 | 47卷引用:辽宁省盘锦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说:“粟贵伤末,粟贱伤农。乃当其贵,不能使贱,上禁止勿贵,而积粟者闭籴,而愈腾其贵。当其贱,不能使贵,上禁止勿贱,而怀金者不售,则愈益贱。”材料表明王夫之主张
A.实行农商并举的经济政策B.加强政府调控平抑粮食价格
C.征收工商税减轻农民负担D.发挥市场作用促进商品流通
2021-02-20更新 | 528次组卷 | 60卷引用:2014-2015学年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曾提出“预定奕世之规,置天子于有无之处,以虚静而统天下,则不恃贵戚旧臣以夹辅”,“以法相裁,以义相制,自天子始而天下咸受其裁”。上述言论反映出当时( )
A.西方君主立宪思想对中国影响深远B.“共治天下”理念被思想界普遍认同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受到严重削弱D.儒家思想对专制皇权的反思达到新高度
8 . 明清时期的思想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下列观点出自王夫之的是(     
A.“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B.“以天下为主,君为客”
C.“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D.“无其器则无其道”“非器则道无所寓”
9 . 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怀种族之奇耻,究兴亡之要因,于是排斥夷狄,批评专制”。这一观点表面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A.从明亡中反省君主专制
B.认识到改朝换代的必要性
C.主张民主,反对君主专制
D.反对排斥夷狄的落后思想
2019-11-03更新 | 536次组卷 | 50卷引用:2014-2015年辽宁实验中学分校高二上期末考历史(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其主要观点是(   
A.反对君主专制制度B.反对土地私有制
C.要求建立平等社会D.反对中央集权制
2021-03-17更新 | 77次组卷 | 44卷引用:2010年辽宁省大连市二十三中学上学期高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