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明初先后禁止民间白银、铜钱用于交易,逐步建立起单一的纸钞体制。但随着宝钞的贬值并迅速崩溃,各地纷纷使用铜钱,明政府被迫解除禁钱行用令。到16世纪晚期,白银又逐渐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这反映了明朝(       
A.货币体系的完善B.商品经济的发展C.对外贸易的萎缩D.原始资本的积累
2 . 明清时期,宣兴紫砂行销欧洲,被称为“博卡洛”。如图镂空工艺可以说是宜兴陶工专门为迎合欧洲市场而作;欧洲工匠会使用鎏金技术以使紫砂外观更符合富丽奢华的本土审美。材料信息反映了(     
             
开光镂空梅花喜鹊纹紫砂壶                           鎏金紫砂盖罐
A.明清时期中国陶瓷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B.外销紫砂推动中西方文化交流互动
C.中华文明影响了欧洲陶瓷艺术和生活方式
D.紫砂外销主要得益于政府政策支持
3 . 据道光年间的《璜泾志稿》记载:苏州常熟璜泾镇,“商贾骈集,财货辐辏,若土地所产与夫他方水陆之物,靡不悉具,凡近市二十区之民,有而求售焉者,无而求市焉者”。这说明,璜泾镇(       
A.带动了商品贩运的繁盛B.阻碍农业生产的正常发展
C.促进地区间的经济合作D.聚焦大批实力雄厚的商人
4 . 山东运河地区地处山东西部,自古交通闭塞,重农抑商思想浓厚,讲求“文不经商,士不言利”。但至明清之际,山东运河地区市民竞相以经商致富为荣,社会逐利重商风气的盛行。这反映了(     
A.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传统观念B.重农抑商政策破产
C.经济发展导致道德沦丧严重D.商人政治地位提高
2023-07-28更新 | 266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我国传统封建伦常秩序最重视孝行:“人之行莫大于孝”。但晚明时竟有儿孙焚祖坟,焚祖尸,“鬻其地,利其藏中之物”,而人们对此竟“视为故然”“未有以为不义而众诛之者”。据材料可推知(     
A.江南地区经济结构已呈现近代曙光B.晚明时期政治黑暗社会风气败坏
C.传统家庭组织和伦理道德发生裂变D.商品经济发展影响价值观的变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明朝时期一些商人“与贤士大夫倾盖交欢”;文人士子也逐渐改变不屑与商贾为伍的清高态度,开始从相对封闭的圈子中走出来,出入市井,与商人、名工巧匠、艺人等交游。这反映出当时(     
A.儒家传统观念颠覆B.士农工商社会结构解体
C.城市工商业的繁荣D.政府重农抑商政策废驰
2023-03-18更新 | 408次组卷 | 5卷引用:押江苏卷第5题 明清时期(1840年之前)-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江苏专用)
7 . 自明嘉靖至清道光年间,山东地区集市数由704个增至1 580个。连偏远的广东地区,集市也从无到有,至道光年间发展到1969个。据此可知,明清时期(     
A.政府逐渐放弃重农抑商政策B.国家对基层的管理日益细化
C.南方商品化水平已超越北方D.农民和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20年代的中国,专营汇兑业务的票号应运而生,其服务对象主要为在外地设立分号的山西工商业者。中国2000多年的传统文化惯性和自给自足经济依然具有顽强生命力,普通民众的价值取向被牢牢束缚。同时,在抑商思想统治下,清政府对个人私产和公共债务市场相关产权进行有效保护和监管制度严重缺失。商人也未将商业资本转化为产业资本,而是更热衷于窖藏金、银,或用于购置田产和捐输功名。

1694年,英格兰银行正式成立。利用政府对它的依赖,后者通过一系列保护性银行法令,多次获得制度保障,不断巩固自身的特权地位,并最终发展成为“实际上的国库”,“英国国家机构的一部分”。英格兰银行发行的银行券基于政府信用背书而迅速占领市场,并逐渐形成了完备的纸币体系。在不断地与股份制银行间开展业务的过程中,英格兰银行成为了金融体系的核心,承担起“银行的银行”职责。

——摘编自刘建生、张宇丰《英格兰银行与山西票号——近代化转型中的制度供给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山西票号产生的经济背景。
(2)根据材料,指出英格兰银行的特殊职能。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山西票号和英格兰银行在面临近代化转型时的不同条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一位阿拉伯商人记述:“两宋时期…中国商人主张以信接物,以义为利,市不二价,童叟无欺,不卖假货,不赚黑钱,不会乘人之危而牟利。”中国商人的品质得益于(     
A.儒学思想的熏陶B.政府法令的约束
C.外来竞争的压力D.商业利润的驱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明清时期,诸多贪财吝啬的徽商人物形象常常作为文学作品中的主角。康熙《徽州府志》中也有:“然其(徽商)家居也,为俭啬而务蓄积。……女人犹能称俭,居乡数月,不占(沾)鱼肉,日挫针织缝纫锭。”这表明,明清时期(     
A.徽商形成一定社会影响B.商帮集团逐渐走向衰落
C.政府推崇徽商致富精神D.文学作品创作脱离现实
2022-12-23更新 | 427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扬州中学2023届高三1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