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下表是明清江南部分市镇的记载,它反映了明清时期

乌青镇

各处大郡商客投行收买

濮院镇

客商来自闽广、两湖,北方各地

朱家角镇

京声标客往来不绝

罗店镇

镇上商贾凑集,大多徽商,贩卖棉布

A.商业发展依赖商帮B.长途区域贩运盛行
C.市镇主导经济发展D.全国形成统一市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晋商范氏家族在康雍乾三朝为清政府输送大批军粮,并出私财资助军饷,朝廷赐太仆寺卿衔。乾隆年间,徽州大商人曹其任淮盐总商(总商主要协助官方督征盐课,查禁私盐),其父官任户部尚书,其弟则为军机大臣。类似这样的家族在当时并不鲜见。据材料可知,这一时期(     
A.政府对民间商业活动有支持B.官商一体化较普遍
C.政府利用商人解决财政困难D.官商勾结各取其利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明代初年,民间在使用铜钱的同时,逐渐选择白银作为重要资财和大额交易的流通媒介。在 1581年张居正实行赋税制度改革后,白银的货币功能官方化、制度化。此时大量西方白银的 流入支持了白银货币选择的趋向。明朝货币的变化
A.推动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B.反映了西方经济发展受制于明朝
C.说明了政府已经废止闭关锁国政策D.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在明代“三言”“二拍”的近两百篇作品里,以市民为主人公或涉及市民的作品较多,见如表,由此推知当时
A.市镇经济有所发展B.私营手工业占主导
C.重农抑商政策松动D.贫富分化现象严重
5 . 明清时期江南纺织业商品化程度极高,当地女性大量投身丝织业。不少江南女性有较高的手艺,能把历代绘画名家的花鸟作品变成丝织品上的图案,这些作品具有幽静、含蓄、淡雅的风格。这类作品深受市场欢迎,一度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这一现象反映了
A.资本主义萌芽出现B.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C.士大夫阶层的价值追求D.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
2020-08-27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据统计,鸦片战争前,中国城市中市场流通的主要商品流通量占首位的是粮食,其次是棉布,再次为盐和茶。这种流通结构表明
A.城市经济对农耕经济的依赖性强B.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逐渐瓦解
C.古代城市商品经济发展严重滞后D.重农抑商的政策阻碍社会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表是古代我国县级政区区分等级标准表(节选)
时期 县级政区区分等级标准
秦汉 大县万户以上 小县万户以下    
北周 一等
(7000户以上)
二等
(1500户以上)
三等
(1000户以上)
四等
(500户以上)
唐(开元) 上等
(6000户以上)
中等
(3000户以上)
中下等
(3000户以下)
下等
(1000户以下)
宋代 望县
(4000户以上)
上县
(2000户以上)
中县
(1000户以上)
下县
(1000户以下)
明代 上县
(粮10万石以下)
中县
(粮6万石以下)
下县
(粮3万石以下)

据上表可以推知(  )
A.县域面积呈现不断缩小的趋势B.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能力不断削弱
C.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基层治理D.基层治理趋向利于商品经济发展
8 . 自明中叶起,典当行出现显著变化,其资本规模、业务种类,与之前有很大不同,典当行不仅把库藏的钱财借出去放债,还不断扩充资本,注重资本的运用。这表明此时的典当行
A.具有早期金融机构的特征B.带有资本主义萌芽的性质
C.起到阻止白银外流的作用D.达到增加政府税收的目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清人褚华在《木棉谱》中记载:“闽粤人于二三月载糖霜来卖,秋则不买布,而止买花衣(即皮棉)以归。楼船千百,皆装布囊累累。”这说明当时
A.棉纺织业技术发达B.商业资本特别活跃
C.棉花开始成为商品D.棉布的交易量巨大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明代从洪武至成化时期(1368—1487年),当国家财政和国家救济发生困难时,明朝政府向“富人”寻求帮助,并授予“义民”“冠带荣身”等荣誉称号,以及给予国子监的入学资格作为奖励或交换。这反映出当时
A.重农抑商的政策有所松弛B.商人的社会地位大大提高
C.社会价值标准发生了变化D.主流意识形态发生了变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