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棉纺织业中资本主义性质的工场手工业稀疏出现,是经过了长达四、五百年的孕育过程,直到清初才脱胎降世的,而棉布生产的普遍形式,则仍为农家的副业。出现这些现象的历史原因是(     
A.封建社会市场有效需求不足B.海外棉纺织品具有竞争优势
C.棉纺织技术阻碍其市场推广D.新型生产关系阻碍社会进步
2 . 明万历年间“瓷镇(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这一记载包含的历史信息主要有     
①流动人口众多②制瓷业发达   
③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A.①②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2021-05-20更新 | 167次组卷 | 51卷引用:2011年河北省邯郸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3 . 明代史载,松江原本没有暑袜。有人使用尤墩镇所产轻薄棉布制成单暑袜,大受欢迎;所以松江本地新开设的百余家暑袜店的店主,把尤墩布分发给当地男妇缝纫成袜,男妇以“从店中给筹取值”为生。这表明
A.商帮开始介入商品生产B.江南市镇体系发展起来
C.家庭手工业已逐渐衰落D.棉纺织业出现雇佣关系
2021-04-24更新 | 2834次组卷 | 27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深州长江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明清时期(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在农耕文明轨道上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其中“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主要是指
A.私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B.“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
C.江南出现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D.白银逐步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2021-04-01更新 | 415次组卷 | 138卷引用:河北省鸡泽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明朝时嘉兴石门镇有油坊二十家,“杵油须壮有力者……镇民少,辄募旁邑民为佣 ……一夕作佣值二铢而赢”。这一记载反映出当时
A.工商业市镇的快速发展B.私营手工业发展环境宽松
C.市民阶层队伍不断壮大D.手工业出现新生产组织方式
6 . 有碑文记述了清代机户与机匠之间的矛盾。被机户解聘的部分机匠组织全体机匠“叫歇”(罢工),以迫使机户“加银”,致使苏州纺织作坊生产停滞。机户向官府申请立碑,将禁止罢工写入碑文,并将“聚众叫歇”的行为以《户律》中“把持行市”的罪行论处,在碑前枷号示众。该碑文
A.反映了重农抑商政策的负面影响
B.体现出调整劳资关系的法律体系健全
C.可用来考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状况
D.说明苏州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7 . 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是
A.“共计一坯功,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
B.“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
C.“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原属相需,各无异议”
D.“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
8 . 如表反映了清朝前期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状况。相对于以前,其突出变化是
A.发展缓慢B.地位提高C.不平衡性D.范围扩大
2020-08-24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本部2019-2020高一下学期期末结业考试历史试题
9 . 明朝时嘉兴石门镇有油坊二十家,“杵油须壮有力者……镇民少,辄募旁邑民为佣……一夕作佣值二铢而赢”。这一记载可以用来研究
A.古代官营手工业B.明清资本主义萌芽
C.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D.古代家庭结构的变迁
10 . 有历史研究者认为,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面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租佃制经营方式推广
B.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
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
D.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
2020-05-01更新 | 374次组卷 | 102卷引用:2011年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