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王夫之认为,并不存在包容“气”(物质)的虚空,而是虚空本身即是“气”的一部分,一切不过是“气”显隐状态的区别,一物之生是“气聚”,一物之亡是“气散”。王夫之这一思想
A.继承了朱熹的世界观B.是新生产关系在思想领域的反映
C.体现了朴素的辩证法D.体现了人类的理性追求
2 . 王夫之推测“中国”以外另有发达古文明,认为诸文明“ 衰旺彼此迭相易”。王夫之将“天下”与“中国”相对而称。他说:“故吾所知者, 中国之天下。”王夫之的这一观点
A.颠覆了传统的天朝上国观念B.推动了明清之际的社会转型
C.反映了市民阶层的价值追求D.体现了经世致用的实学之风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撰写了许多阐述民族大义的著作,但长期遭到忽视。清末其思想始见盛行,受到了维新派和革命派的推崇。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王夫之的思想严重脱离明末清初的社会现实B.王夫之最早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康有为借鉴王夫之的思想阐释维新的合理性D.孙中山三民主义与王夫之思想有内在一致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明清之际有学者提出:“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以下属于他的主张的是
A.物质发展变化有规律可循B.“天下为主,君为客”
C.反对以孔子是非为标准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020-10-14更新 | 302次组卷 | 28卷引用:2014届湖南省长沙市高三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三位进步思想家对君主专制和儒学进行了猛烈批判,对后世影响深远。他们生活的时代是
A.两宋时期
B.元末明初
C.明末清初
D.清末民初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王夫之认为王守仁的知行观是“以知为行”“以不行为行”,顾炎武则提出心学过于关注讨论玄妙的问题,是导致“神州荡覆”的重要原因。这表明王、顾两人都
A.倡导知行合一B.否定皇权C.批判格物致知D.主张实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王夫之在明亡后一直以明朝遗民自居。清末革命者将王夫之视为反清排满的象征而大加宣传。与此同时,清政府也将王夫之视为“忠君守礼”的典型。这表明
A.传统思想的根深蒂固B.历史评价受现实政治的影响
C.历史人物具有多面性D.历史评价无法做到公正客观
2020-10-15更新 | 103次组卷 | 47卷引用:湖南省浏阳一中、株洲二中等湘东五校2018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明清之际某思想家说:“气是唯一实体,不是‘心外无物’。”他还说“动而成像则静”,“静者静动,非不动也”,“动而趋行者动,动而赴止者静”。这体现了
A.天人合一的伦理思想B.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C.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D.“心外无物”的唯心思想
9 . 儒家思想是古代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对中国和东亚等地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世界文化宝库中占据重要地位。请回答:
(1)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谁?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有哪些,任举三位?
(3)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是三位明末清初的大思想家,请在他们的主要思想后面对应写出他们的名字。
天下为主,君为客——;经世致用——;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4)今天,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儒家思想?请谈谈你的认识。
10 . 王夫之认为“天下惟器而已矣” “据器而道出”“无器而道毁”“无其器则无其道”。他所说的“器”指的是
A.客观存在的事物B.人们的感知器官
C.科学试验的仪器D.万物发展的规律
2016-11-27更新 | 348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6届湖南长沙长郡中学高三下期第六次月考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