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徐光启在西学东渐之前已运用数学语言并进行实证研究;顾炎武开始区分天下与国家的概念;王夫之阐明了物质不灭论、能量守恒论、文化中心多元论等唯物主义思想;黄宗羲开辟了民主主义政治理念的先路。这反映了明清时期(     
A.宋明理学日趋僵化B.传统文化向近代转型的趋势
C.个性解放得到弘扬D.封建制度已经全面走向衰落
2022-07-16更新 | 22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王夫之说:“天之使人必有君也,莫之为而为之。故其始也,各推其德之长人、功之及人者而奉之,因而尤有所推以为天子。人非不欲自贵,而必有奉以为尊,人之公也。”在此,王夫之
A.明确提出了主权在民学说B.否定了董仲舒的君权神授理论
C.主张君主应该由民众理性选择D.阐释了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2021-12-01更新 | 279次组卷 | 26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明清之际,某思想家主张: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下列言论与之相近的是
A.民贵君轻B.弱者道之用
C.天行有常D.君权神授
4 . 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怀种族之奇耻,究兴亡之要因,于是排斥夷狄,批评专制”。这一观点表面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A.从明亡中反省君主专制
B.认识到改朝换代的必要性
C.主张民主,反对君主专制
D.反对排斥夷狄的落后思想
2019-11-03更新 | 536次组卷 | 50卷引用:福建省华安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著名思想家王夫之早年曾参加抗清斗争,明亡后一直以明朝遗民自居,坚决不与清朝合作。清末,革命者将王夫之作为反清排满的象征而大加宣扬,清政府也将王夫之视为"忠君守礼"的典型,下诏予以追褒,并从祀文庙,加以供奉。这一现象说明,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A.源于人物自身的多面性B.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变化
C.受现实政治需要的影响D.无法做到真正的公正客观
2021-01-02更新 | 239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其进步意义是
A.反对私有制
B.反对君主专制
C.倡导民主自由
D.反对中央集权
2018-04-18更新 | 161次组卷 | 19卷引用:福建省福建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有学者认为明清时期一位思想家“通过对理气、道器、能所、知行等诸多哲学问题的讨论,表现出朴素的辩证思维……最终完成了在理论上终结宋明理学的思想使命”。该思想家应该是
A.王阳明
B.李贽
C.顾炎武
D.王夫之
2016-11-27更新 | 193次组卷 | 2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福建省厦门市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明清之际,黄宗羲提出“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王夫之认为“不以一人疑天下,不以天下私一人”。上述思想反映了
A.思想界走向近代化B.启蒙思想对中国的影响
C.儒家思想的新发展D.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兴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0 . 有学者在评论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时说:他“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大成”,“有一些辩证的观点,达到了前人所未达到的唯物主义思想的高峰”。这是对谁的评价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2015-10-26更新 | 229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1-2012学年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