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1 . 据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所编《重辑枫泾小志》记载,康熙初年,上海枫泾织布局众多,局中所雇佣的染匠、砑匠多是江宁人,民众恨其扰民,聚众设计将其杀死数百人。此材料反映了手工工场的发展
A.冲击了封建统治B.危害了社会治安
C.受困于社会环境D.缺乏了配套措施
2021-02-26更新 | 204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合肥滨湖寿春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明朝时嘉兴石门镇有油坊二十家,“杵油须壮有力者……镇民少,辄募旁邑民为佣 ……一夕作佣值二铢而赢”。这一记载反映出当时
A.工商业市镇的快速发展B.私营手工业发展环境宽松
C.市民阶层队伍不断壮大D.手工业出现新生产组织方式
3 . 道光二年的某碑刻中记载:苏州民间各机户将经丝交给机匠工织,“计工受值”;机匠“稍不遂欲,即以停工为挟制”,机户若与之理论,即“另投别户。”该碑刻内容体现出当时苏州
A.纺织业出现雇佣关系B.农民大多在经营副业
C.小农经济仍占据优势D.阶级矛盾已十分尖锐
4 . 苏州碑刻博物馆《永禁机匠叫歇碑》记载∶清雍正十二年,苏州城内从事纺织业的机匠发动大规模聚众"叫歇"(罢工),最后以机户在改善机匠待遇的基础上,呈请官吏行文"永禁""叫歇"告终。这反映了(     
A.统治者镇压人民的反抗B.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C.新生产关系中的矛盾性D.西学东渐影响下的反应
5 . 清代陶煦的《租核·推原》记载:“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该现象产生的影响是
A.有利于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
B.推动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
C.有利于传统经济政策的松动
D.阻碍中国社会的进步和转型
6 . 据道光《苏州府制》记载,晚明苏州府“聚居城郭者十之四五,聚居市镇者十之三四,散处乡村者十之一二”。该史料用来研究明清时期的中国社会,可以得出的最完整的结论是
①商品经济发展的速度加快     ②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增多
③市民阶层已经有相当数量     ④雇佣劳动的出现具备可能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③④D.①②④
8 . 据明宋应星《天工开物》说“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芜湖县志》记载明嘉靖(公元1522—1566年)年间,徽州巨商阮弼经商于芜湖,设“染局”,雇工达千人。这些记载说明16世纪的芜湖
A.浆染行业处全国领先地位B.沿长江最发达的工商市镇
C.自然经济解体程度已经很高D.局部区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2020-01-16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中国经济制度史论》中说:“中国传统手工业各大部门都曾有过工场雇佣工人操作生产的记载,唯独棉纺织业没有任何手工官场的确切报道。”古代社会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A.棉花传入中国的时间比较晚
B.外来棉纺织业的竞争
C.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
D.家庭生产对工场生产的阻碍
10 . 明朝时嘉兴石门镇有油坊二十家,“杵油须壮有力者……镇民少,辄募旁邑民为佣……一夕作佣值二铢而赢”。这一记载可以用来研究
A.古代官营手工业B.明清资本主义萌芽
C.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D.古代家庭结构的变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