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其主要观点是(   
A.反对君主专制制度B.反对土地私有制
C.要求建立平等社会D.反对中央集权制
2021-03-17更新 | 77次组卷 | 44卷引用:2010年浙江余杭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王夫之论史,气势恢弘,虽于上下千余年中自由出入,但从不任意评说;王夫之论史,充分考虑历史背景,不执一概而论。如论西域时,他认为汉和唐历史背景不同,导致西域地位在这两个朝代的差异。材料表明王夫之
A.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史学意识B.擅长品评历史事件
C.评史侧重历史事件之间的不同D.熟悉西域地区历史
2021-03-16更新 | 232次组卷 | 23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说:“粟贵伤末,粟贱伤农。乃当其贵,不能使贱,上禁止勿贵,而积粟者闭籴,而愈腾其贵。当其贱,不能使贵,上禁止勿贱,而怀金者不售,则愈益贱。”材料表明王夫之主张
A.实行农商并举的经济政策B.加强政府调控平抑粮食价格
C.征收工商税减轻农民负担D.发挥市场作用促进商品流通
2021-02-20更新 | 528次组卷 | 60卷引用:2013届湖南省永州市高三一模历史试卷
5 . 王阳明认同“心即是理”,李贽强调真情实感,提倡“童心说”,王夫之认为“私欲之中,天理所寓”。据此可知,他们的共同点可能是
A.隐含平等与叛逆色彩B.替新兴市民阶层代言
C.为理学正统地位辩护D.脱离了先秦儒学规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著名思想家王夫之早年曾参加抗清斗争,明亡后一直以明朝遗民自居,坚决不与清朝合作。清末,革命者将王夫之作为反清排满的象征而大加宣扬,清政府也将王夫之视为"忠君守礼"的典型,下诏予以追褒,并从祀文庙,加以供奉。这一现象说明,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A.源于人物自身的多面性B.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变化
C.受现实政治需要的影响D.无法做到真正的公正客观
7 . 明清之际的某一思想家认为:“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这一观点主要针对的是
A.重农抑商政策B.君主专制制度
C.闭关锁国政策D.土地兼并现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明清之际,某思想家主张: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下列言论与之相近的是
A.民贵君轻B.弱者道之用
C.天行有常D.君权神授
9 . 儒家思想是古代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对中国和东亚等地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世界文化宝库中占据重要地位。请回答:
(1)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谁?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有哪些,任举三位?
(3)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是三位明末清初的大思想家,请在他们的主要思想后面对应写出他们的名字。
天下为主,君为客——;经世致用——;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4)今天,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儒家思想?请谈谈你的认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王阳明说:“你来看花树,它才存在;你不去看,山中的花树就不存在。”王夫之却说:“浙江有座山,我没有去过那山,就说那山不存在吗?”二者观点的本质区别是
A.心学和理学的交锋B.唯心思想与唯物思想的交锋
C.不同阶级学术思想的交锋D.以什么样的方式维护统治的交锋
2020-11-01更新 | 205次组卷 | 47卷引用: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1.4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练习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