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怀种族之奇耻,究兴亡之要因,于是排斥夷狄,批评专制”。这一观点表面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A.从明亡中反省君主专制
B.认识到改朝换代的必要性
C.主张民主,反对君主专制
D.反对排斥夷狄的落后思想
2019-11-03更新 | 536次组卷 | 50卷引用:曲靖市麒麟一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3月份月考(高二历史)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明清之际的思想家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依据此言论,可见其思想的进步性在于
A.主张建立公天下B.反对封建土地私有制
C.要求建立人人平等的社会D.反对君主专制制度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有学者认为明清时期一位思想家“通过对理气、道器、能所、知行等诸多哲学问题的讨论,表现出朴素的辩证思维……最终完成了在理论上终结宋明理学的思想使命”。该思想家应该是
A.王阳明
B.李贽
C.顾炎武
D.王夫之
2016-11-27更新 | 193次组卷 | 21卷引用:云南省通海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份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说:“理即是气之理,理不先而气不后。”他还说:“礼虽纯为天理之节文,而必寓于人欲以见……故终不离人而别有天,终不离欲而别有理也。”王夫之对“理”的阐述
①承袭了朱熹的天理观 ②体现了朴素唯物精神
③宣扬了经世致用观念 ④具有个性解放的色彩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2016-11-27更新 | 163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4-2015学年云南蒙自市蒙自一中高二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