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王夫之指出,人的物质欲望与道德准则都是人性的当然内涵,声色臭味与仁义礼智不相情逆“有声色臭味以厚其生,有仁义礼智以正其德”,“仁义礼智之理,下愚所不能灭,向声色臭味之欲、上智所不能废。俱可谓之为性”。据此可知,王夫之的思想
A.开启了思想启蒙的先河B.改变了知识分子的价值取向
C.强调传统道德的重要作用D.对人性具有一定的理性认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王阳明说:“你来看花树,它才存在;你不去看,山中的花树就不存在。”王夫之却说:“浙江有座山,我没有去过那山,就说那山不存在吗?”二者观点的本质区别是
A.心学和理学的交锋B.唯心思想与唯物思想的交锋
C.不同阶级学术思想的交锋D.以什么样的方式维护统治的交锋
2020-11-01更新 | 205次组卷 | 47卷引用:2015-2016学年广西武鸣县高中高二上段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王夫之认为“终不离人而别有天,终不离欲而别有理也”“随处见人欲,即随处见天理”“人欲之各得,即天理之大同”。这一主张
A.将满足欲望作为顺应天理的唯一教条
B.B. 反对天理是世界的本原的思想
C.C. 反对“格物致知”的求理方法
D.D. 反对“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教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