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1 . 有学者指出:传统上被定位为负面存在的“人欲”、“私”转而成了正面的被肯定的存在。明清时期出现的这种变化,着实令人吃惊,故而称之为“剧变”,这种剧变说明了当时(     
作者相关表述
李贽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黄宗羲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
王夫之人欲之大公,即天理之至正。

A.社会上奢靡之风盛行B.中国社会正在发生转折
C.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D.宋明理学内容发生变化
2022-07-13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据表分析,他们都

明清之际三位思想家及其主张

思想家主要思想
黄宗羲(1610—1695年)认为“君者,天下之大害也”,主张“君臣平等”
顾炎武(1613—1682年)提出“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的主张
王夫之(1619—1692年)揭露历代帝王把天下作为私产的做法,主张“循天下之公”
A.倡导“经世致用”B.批判封建君主专制
C.主张“工商皆本”D.宣传西方民权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王夫之说:“天之使人必有君也,莫之为而为之。故其始也,各推其德之长人、功之及人者而奉之,因而尤有所推以为天子。人非不欲自贵,而必有奉以为尊,人之公也。”在此,王夫之
A.明确提出了主权在民学说B.否定了董仲舒的君权神授理论
C.主张君主应该由民众理性选择D.阐释了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2021-12-01更新 | 279次组卷 | 26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专项训练(人教版必修一)-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王夫之在其剧作《龙舟会》中塑造了谢小娥以弱女之身为父亲和夫婿报仇的情节。剧中谢小娥鲜明的丈夫之气,远远胜过一众懦弱无能苟且偷安的男性官员;当钱刺史说要表奏当今,表扬谢小娥的孝烈,为谢小娥讨旌表时,谢小娥直接拒绝。这一形象塑造意在
A.打破封建等级秩序B.促进平等观念形成
C.批判封建的伦理观D.提高妇女社会地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以下是明清之际思想家王夫之的言论,其中体现了民本主义思想的是
①“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
②“严者,治吏之经也;宽者,养民之纬也;并行不悖。”
③“天子之位也,是谓治统;圣人之教也,是谓道统。”
④“德立而后道随之;道立而后政随之。”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6 . 清代学者刘献廷称:王夫之学无所不窥,于《六经》皆有说明,是清初的一位思想巨人。该学者得出这一结论是因为王夫之
①主张建立“天下之法”                              ②强调“循天下之公”   
③ 反对“天命”对历史的主宰                       ④ 提出“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1-11-04更新 | 98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下表为明清思想家的一些主张。对表中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仲尼虽圣,效之则为颦,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态。李贽《焚书》
天下之治乱,不在—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矣。顾炎武《日知录》
平天下者,均天下而已。王夫之《读通鉴论》

A.是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B.表达了民主政治诉求
C.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D.是西学东渐的产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王夫之痛斥陆王心学是误国之学、亡国之学,认为“陆子静出而宋亡,王守仁祸烈于蛇龙猛 兽”,反对理学家坐而论道,空谈心性的恶劣风气。其旨在
A.改革弊政拨乱反正B.建立唯物主义观点
C.维护程朱理学地位D.重建孔孟儒家信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中国自古就有“刑不上大夫”的传统,但明朝的廷杖制度打破了该传统。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就廷杖制度发出了“为人君者毁裂纲常之大恶”的感慨。这表明王夫之
A.强烈反对封建君主制度B.试图打破程朱理学的思想禁锢
C.主张构建新型君臣关系D.没有能够跳出传统儒学的框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明清之际,王夫之指出:“天地之间有土而人生其上,因资以养焉。有其力者治其地。故改姓授命而民自有其恒畴,不待王者之授之。”该主张意在
A.减轻民众负担B.批判君主特权C.倡导土地国有D.发展商品经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