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1 . 在不少描述17世纪苏州丝织业工场手工业劳动状况的史料中经常出现“机户出资,织工出力”“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等文字表述,这些表述说明了当时(     
A.重农抑商政策终结B.家庭手工业蓬勃发展
C.自然经济已经解体D.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2 . 明清时期,中国农耕文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这里的“变异”主要是指(     
A.私营手工业占据了手工业的主导地位B.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出现
C.“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生产方式D.白银逐步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3 . 明万历年间松江府富豪潘允端的日记显示,从粮食种植、水利兴修、花木栽培、蔬菜培育到购买农具,出售产品、发放工资等各种农庄生产、管理事务,他都全部参与。这反映了当时
A.自然经济逐渐解体B.生态农业已具规模
C.农业经营方式革新D.租佃关系较为成熟
4 . 康乾时期,广东地区种植荔枝、龙眼等经济作物的农户相互竞争,弱者被排挤而日益贫困以至破产论为难工,强者则成为“家有荔枝千株”的大户,甚至雇工经营,这表明当时的广东地区(       
A.农业领域出现新的经济因素B.重农抑商政策日渐松弛
C.经济作物种植超过粮食作物D.自然经济加速走向解体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唤代。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这段材料反映了明代丝织业中
A.手工业者技术高超B.私营手工业规模超过官营
C.工匠与机户关系紧密D.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6 . 明中后期,在著名的丝织业中心苏州和杭州,一些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机户,利用积累的资金,购买几张至几十张织机,开设机房——手工工场,雇佣几名至几十名机工进行生产。这种“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手工场属于
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B.小农经济C.资本主义萌芽D.商品经济
7 . 明人冯梦龙在其《醒世恒言》中描述了施复发家致富的故事,施复夫妻在苏州盛泽镇辛苦经营,由一张织机发展到三四十张织绸机;明人张翰在《松窗梦语》一书中,记载了其祖上在成化末年,购机由一张到二十余张的情况,其祖上发家是在杭州。这些记载可用来说明当时
A.苏杭丝织业出现新的生产关系B.文学创作来源于社会经济素材
C.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基本完成D.丝织业的手工工场处于领先地位
8 . 明楼万历(1573-1620年)时期的吏部尚书张瀚曾说,其先祖在成化(1465-1487年)末年以白银一锭购买纺织机床一张,后增加到二十余张,最后富至数万金,规模扩大数十倍,张瀚先祖能够大规模经营,说明明朝中后期
A.纺织独城出现新的生产关系B.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C.商人通过科举提高社会地位D.官商勾结社会矛盾尖锐
9 . 明万历年间“瓷镇(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这一记载包含的历史信息主要有     
①流动人口众多②制瓷业发达   
③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A.①②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2021-05-20更新 | 167次组卷 | 51卷引用:新疆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明清时期(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在农耕文明轨道上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其中“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主要是指
A.私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B.“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
C.江南出现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D.白银逐步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2021-04-01更新 | 414次组卷 | 138卷引用:【全国校级联考】新疆昌吉市教育共同体四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四中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