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所贵乎史者,述往以为来者师也。为史者,记载徒繁,而经世之大略不著,后人欲得其得失之枢机以效法之无由也,则恶用史为?”王夫之《读通鉴论》中的这段话重在强调
A.人们很难从历史记载中找到规律B.历史技术不必涉及繁琐的历史细节
C.历史研究应该立足现实,学以致用D.《资治通鉴》的史学研究价值不高
2019-01-30更新 | 6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2014年福建厦门市第六中学高二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2 .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思想的共同之处是
A.提倡重农抑商B.主张学习西方
C.反对经世致用D.批判君主专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明清之际的思想家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依据此言论,可见其思想的进步性在于
A.主张建立公天下B.反对封建土地私有制
C.要求建立人人平等的社会D.反对君主专制制度
4 . 明清之际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与宋明理学家在无私无畏、襟怀磊落等精神上一脉相承,但彼此又有巨大差异,最大差别是前者
A.认为道掌握在儒家而非皇帝手里B.抨击君主专制
C.提倡法治和众治D.批判帝王为无道之君
2019-01-30更新 | 9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内蒙古巴市中学高二第一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王夫之说:“仁义者,心之实(注:先天本性)也,若天之有阴阳也。知觉运动,心之几(注:认知能力)也,若阴阳之有变合也。”这句话的核心思想是
A.实践重于理论
B.仁义重于认知
C.物质与精神并存
D.存在源于感知
2018-12-07更新 | 208次组卷 | 2卷引用:【校级联考】贵州省遵义市第四教育集团2019届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说:贾人者,暴君污吏所亟进而宠之者也。暴君非贾人无以供其声色之玩,污吏非贾人无以供其不急之求,假之以颜色而听其辉煌,复何忌哉?贾人之富也,贫人以自富者也,牟利易则用财也轻,志小而不知裁,智昏而不恤其安,欺贫懦以矜夸,而国安得不贫、民安得而不靡。材料中王夫之主要论述的是
A.官商勾结给社会带来危害
B.暴君污吏推动商业的发展
C.商业发展导致百姓贫困
D.商业发展改变了人民的消费观念
2018-09-27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第四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明末清初时,有学者提出。“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今日之风雷非昨日之风雷,是以知今日之日月非昨日之日月也。”下列各项,属于该学者观点的是
A.“众治”
B.“循天下之公”
C.“天下为主,君为客”
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018-06-28更新 | 95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七彩阳光”联盟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撰写了许多阐述民族大义的著作,但长期遭到忽视。清末其思想始见盛行,受到了维新派和革命派的推崇。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王夫之的思想严重脱离明末清初的社会现实B.王夫之最早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康有为借鉴王夫之的思想阐释维新的合理性D.孙中山三民主义与王夫之思想有内在一致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故其始之有理,即于气上见理;迨已得理,则自然之势,又只在势之必然处见理。”那么这位思想家是
A.朱熹
B.董仲舒
C.王夫之
D.王守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