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王夫之说:“天之使人必有君也,莫之为而为之。故其始也,各推其德之长人、功之及人者而奉之,因而尤有所推以为天子。人非不欲自贵,而必有奉以为尊,人之公也。”在此,王夫之
A.明确提出了主权在民学说B.否定了董仲舒的君权神授理论
C.主张君主应该由民众理性选择D.阐释了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2021-12-01更新 | 279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6届湖南永州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王夫之在谈到天理与人欲时有如下陈述:“理自性开,欲以形开,其或冀夫欲尽而理乃孤行。”该思想意在
A.强调理欲皆性B.主张理欲对立C.否定功利主义D.批判君主专制
2021-09-28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第二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人之所以被称为进步思想家,主要是因为他们
A.反对君主专制,清初经世致用思潮的推动者
B.主张“农工商皆本”,强调经世致用
C.主张推翻帝制,建立人民主权国家
D.对儒学思想进行了总清算,创建了新的思想体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列观点中属于明清之际进步的思想家王夫之的是
A.“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B.“天人之际,合而为一”
C.“天人一物,内外一理”
D.“天地之化日新”
2021-09-27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为明清思想家的一些主张。对表中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仲尼虽圣,效之则为颦,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态。李贽《焚书》
天下之治乱,不在—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矣。顾炎武《日知录》
平天下者,均天下而已。王夫之《读通鉴论》

A.是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B.表达了民主政治诉求
C.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D.是西学东渐的产物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明末清初,提出了与王阳明心学针锋相对的观点,继承并发展了前辈的唯物思想的进步思想家是
A.李贽B.黄宗羲C.顾炎武D.王夫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清初思想巨人王夫之在”气一元论”唯物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他强调
A.“心外无理”B.“宇宙便是吾心”
C.“人是万物的尺度”D.“天地之化日新”
2021-06-15更新 | 4306次组卷 | 46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华中师大海南附属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王夫之认为:“未有弓矢而无射道,未有车马而无御道,未有牢醴璧币、钟磬管弦而无礼乐之道。未有子而无父道,未有弟而无兄道……故无其器则无其道,诚然之言也。”这一观点
A.体现了经世致用的思想B.肯定了人私欲的正当性
C.批判了君主专制的体制D.启示了后人的思维方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其主要观点是(   
A.反对君主专制制度B.反对土地私有制
C.要求建立平等社会D.反对中央集权制
2021-03-17更新 | 77次组卷 | 44卷引用:2010年浙江余杭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王夫之论史,气势恢弘,虽于上下千余年中自由出入,但从不任意评说;王夫之论史,充分考虑历史背景,不执一概而论。如论西域时,他认为汉和唐历史背景不同,导致西域地位在这两个朝代的差异。材料表明王夫之
A.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史学意识B.擅长品评历史事件
C.评史侧重历史事件之间的不同D.熟悉西域地区历史
2021-03-16更新 | 232次组卷 | 23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