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说:“我生平最敬慕亭林先生为人……但我深信他不但是经师,而且是人师”。郭英德在(《明清文学史讲演录》)指出:“作为‘人师’的顾炎武,在道德理想和文化实践两方面,都为后代读书人树立了不朽的人格典型”。这突出地表现在,顾炎武倡导
A.所有人都要遵守“三纲五常”B.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
C.“经世致用,明道救世”的朴实学风D.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莫先于读书
2 . 顾炎武说:“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黄宗羲也说:“扶危定倾之心,吾身一日可以未死,吾力一丝有所未尽。”这说明他们都
A.反对君主专制B.反对宋明理学
C.提倡公平法治D.以天下为己任
2020-11-17更新 | 221次组卷 | 54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泰宁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阶段考试历史(文)试题
3 . 张载曾庄严宣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顾炎武在明清易代之际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吁。二者的相同点是
A.强调社会责任感B.提倡知行合一
C.构建新儒学体系D.重建伦理秩序
2020-11-04更新 | 396次组卷 | 73卷引用:福建省霞浦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顾炎武在《答友人论学书》中说:“窃以为圣人之道…其所著之书,皆以为拨乱反正,移风易俗,以驯(渐)致乎治平之用,而无益者不谈。”此言论意在
A.批判理学空谈义理B.阐释孔孟之道
C.反对君主专制制度的D.推动移风易俗法
2020-08-17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黄宗羲说:“扶危定倾之心,吾身一日可以未死。吾力一丝有所未尽。“炎武也说:“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这说明他们都
A.提倡公平法治B.强调社会责任C.批判君主专制D.反对程朱理学
6 . 梁启超曾说:“炎武(顾炎武)所以能当一代开派宗师之名者何在?则在其能建设其研究方法而已”,并称之为“科学的研究方法”。由此可推知,梁启超
A.倡导“众治”的启蒙精神B.主张经世致用的治学理念
C.赞扬炎武开考据学之先河D.宣扬顾炎武的反专制思想
7 . 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怀种族之奇耻,究兴亡之要因,于是排斥夷狄,批评专制”。这一观点表面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A.从明亡中反省君主专制
B.认识到改朝换代的必要性
C.主张民主,反对君主专制
D.反对排斥夷狄的落后思想
2019-11-03更新 | 536次组卷 | 50卷引用:福建省华安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8 . 顾炎武说:“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非好古而多闻,则为空虚之学。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吾见其日是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上述言论的主旨是(     )
A.强调学术与道德的结合
B.培养人才,经世致用
C.批判宋明理学空谈义理
D.弘扬道德,规范言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顾炎武在《日知录·周室班爵禄》中写道:“为民而立之君,故班爵之意,天子与公、侯、伯、子、男一也,而非绝世之贵……故班禄之意,君、卿、大夫、士与庶人在官一也,而非无事之食。”这一主张
A.继承发展先秦的民本思想
B.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
C.强调了爵禄制度的合理性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地位
2019-09-03更新 | 125次组卷 | 19卷引用:【全国百强校】福建省莆田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孰知今日之清谈,有甚于前代者?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宗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这段论述表明顾炎武( )
A.痛恨孔孟学说清谈误国
B.正确指出了明朝灭亡的根源
C.主张经世致用反对理学空谈
D.认为佛学不能经世致用
2019-01-30更新 | 289次组卷 | 37卷引用:2010—2011学年福建省福州市第八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文)(必修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