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明清之际,封建专制受到强烈的抨击,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顾炎武提出“众治”,王夫之主张“循天下之公”,抨击“孤秦”“陋宋”。上述现象的出现
A.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B.说明了儒家思想地位有所动摇
C.反映了新的经济因素的发展D.体现了君主专制日趋减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顾炎武在《郡县论》和《日知录》中都提到,要扩大郡县的理财权力,主张县令经营其辖区内的一切经济事业,也就是以一个县作为一个经济单位,根据中央所定的经济管理目标,由县令对其单位实行理财承包。顾炎武这一主张意在
A.发展资本主义生产B.扩大地方的自主性
C.提高民众政治觉悟D.否定君主专制制度
4 . 明清之际的思想家讨论问题是在肯定“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尊无二上”的合理性的前提下进行的,故有学者指出,中国“政治学说所讨论的重点不是政体,而是治道”。这反映了明清之际的思想家
A.提出建立民主政治B.未摆脱时代的局限
C.主张天人合一D.否定君主专制制度
2021-03-24更新 | 687次组卷 | 23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五县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学流背离孔门为学宗旨,不习六艺,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已非儒学之正宗。”材料反映了
A.顾炎武主张摒弃孔孟儒学B.王阳明倡导“经世致用”
C.王阳明深受西方思想影响D.顾炎武意识到宋明理学的危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提道∶"古之人君未尝讳言财也。……民得其利则财源通,而有益于官,官专其利则利源塞,而必损于民。"这一观点阐述的是
A.农商皆本的合理性B.广纳财源的强制性
C.让利于民的重要性D.政府干预的促进性
7 . 顾炎武创作《日知录》共花费了35年时间,他曾把写这部书比作"采铜于山"。他表示,明末的治学方法就像当时人们买旧钱作废铜来铸钱,铸出的钱不仅粗恶,还把古人的传世之宝毁坏了。这体现了顾炎武
A.重视实地考察B.反对专制主义
C.强调独立思考D.推崇经世致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认为“今天下之大患,莫大乎贫”,因而提出“有道之世”“必以厚生为本”。这些主张
A.与传统儒家执政理念相背离B.蕴含了进行社会改革的愿望
C.猛烈地抨击了八股取士制度D.表达了实行民主政治的请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顾炎武说:“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科条文簿日多于一日,而又设之监司,设之督抚,以为如此,守令不得以残害其民矣。”顾炎武旨在
A.说明郡县制存在弊端B.揭示君主集权的危害
C.强调选官制度的不足D.批判地方政治的腐败
2020-10-10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太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10 . 顾炎武的“众治”思想主张从源头着手,分化君权,加强郡县的地方治理权力,“因地制宜”地有效处理社会问题。这表明“众治”思想
A.具有近代的“民权”意识B.是西方“三权分立”学说的渊源
C.蕴含着“经世致用”理念D.动摇了儒学在政治上的统治地位
2020-10-10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A9联盟2020-2021学年度高二上学期返校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