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明后期有士人称,江南流行“好名喜夸”之风,家中但凡有千金之产,必定会营建一园,“近聚土壤,远延木石,聊以矜眩于一时耳”,但“俗气扑人”。这可用于说明(       
A.士大夫传统观念的颠覆B.世俗化审美趣味的初现
C.士农工商社会结构解体D.江南市镇工商业的繁荣
2022-06-09更新 | 12836次组卷 | 74卷引用:2022年高考全国乙卷历史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明朝重新疏通大运河后,有些年份南粮北运达五六百万石,超过元朝海运漕粮年度最高额。同时,运粮船夹运的南方丝织品、棉布、瓷器等广销北方各地,返航时装载的大批棉花、杂粮等销往东南沿海。据此可知,明朝大运河航运
A.加速了经济重心南移B.导致了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C.引发了“海禁”政策出台D.推动了长途贩运贸易发展
2022-02-28更新 | 5798次组卷 | 48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A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明中叶以后,添加插画的书籍大量刊行,出现了众多以绘画为主体的画本,甚至一些知名画家也受雇于坊刻。这说明当时
A.画本成为知识传播主要载体B.市民文化是社会主流文化
C.社会审美旨趣出现阶层分化D.书籍出版商业化程度加深
2021-07-08更新 | 7710次组卷 | 51卷引用:【寒假自学课】高一历史寒假精品课(统编版纲要上)复习-第4讲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下图的封面形式常见于明代刻本书籍,图中读书的人物为该书编刻者。该图可以佐证明代(     

A.开始出现雕版印刷技术B.戏曲表演艺术日趋成熟
C.文化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D.士人思想摆脱了专制束缚
2022-09-08更新 | 4639次组卷 | 30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北京卷历史真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研究表明,明代大商人的资本一般为白银数十万两,多者上百万两。到清代中期,大商人的资本一般在一百万两以上,甚至多达千万两。这表明清代中期
A.商人的地位发生根本性改变B.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
C.商业活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D.白银开始成为流通货币
2019-06-08更新 | 12007次组卷 | 165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明中后期,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A.交通方式的变革B.土地制度的调整
C.货币制度的改变D.地区经济的差异
2019-06-08更新 | 11973次组卷 | 112卷引用:专题01 因果类选择题-2022年高考历史选择题解题模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乾隆年间,淮扬文风达到鼎盛,“邗上时花二月中,商翁大半学诗翁”,商人与文人交相唱和,天下文人稍能言诗,辄思游食扬州,以至有“扬州遍地是诗人”之说。这种情况表明
A.商业发展影响社会风气B.八股取士扩大诗人群体
C.重学风气提升文人素养D.财富增加助长奢侈之风
2021-12-27更新 | 5384次组卷 | 39卷引用:2022届高考仿真模拟卷(全国乙卷)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有学者认为,以大历史观审视,明至清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与文化无疑具有阶段性的总汇性质;也必须注意到,这一时期为传统中国迈入近代社会培植了活性因子,准备了运作机制。下列各项中,能体现“活性因子”的有
①市民阶层的壮大②君主专制政体的强化
③商品经济的繁荣④近代民权意识的勃兴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01-09更新 | 4542次组卷 | 49卷引用:专题05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2022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通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明朝嘉靖年间,山西武城县县令鉴于该县“集日寡而旷多”,每逢集日,便组织“歌舞剧戏之徒,各呈其技于要街”,结果“众且观且市,远近毕至,喧声沸腾……粟米丝麻布帛,禽而鸡鹜,兽而牛羊,食而鱼肉果菰,与夫南北水陆之产,可以供民生所需者,错然填街溢巷”。从史料可知,当时武城县
A.农村集市贸易从无到有B.文化与商业结合活跃经济
C.居民日常文化活动丰富D.乡村城镇化发展比较迅速
2019-06-09更新 | 5462次组卷 | 69卷引用:专题06 城市与近代城市化-2022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通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有学者认为,“传统上人们对贫穷抱有道德中立的认知”,但明朝晚期,“人们越来越怀疑贫穷是短视和懒惰的结果”。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新兴资产阶级追求财富和物质享受
B.商品经济发展导致社会价值观变化
C.贫富分化和道德沦丧现象日益严重
D.反正统思想成为当时社会主流思想
2019-06-10更新 | 6006次组卷 | 73卷引用:专题01 因果类选择题-2022年高考历史选择题解题模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