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载:“鸦片战争期间,一些民众向他们(英军)出售粮食、禽畜淡水,以图获利,另一些民众为他们充当苦力,从事运输,以求工值。……英军在行进甚至开战之时,成群的民众躲在远处观看这难得一见的‘西洋景’。”材料从根本上反映了当时
A.国人对世界形势茫然无知B.普通民众把战争置身己外
C.清政府失去了民众的支持D.民众的民族意识较为缺失
2020-01-10更新 | 1771次组卷 | 35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回民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1842年6月,道光帝在《著福建浙江广东各督抚制造战船事上谕》中指出:中英交战中“为陆守之计,迄无成效”,若“能制造大号战船,度其力量堪与逆夷外洋接仗,上之足歼丑类,次亦不失为尾追牵制之计”。这反映出清廷
A.天朝观念受到冲击
B.萌发近代海权意识
C.即将开始洋务运动
D.调整传统御敌策略
3 . 鸦片战争爆发后,厦门人民的斗争迫使英军逃往鼓浪屿,宁波、镇海人民的奋起反抗致使英军损兵折将,靖江、扬州等地人民的斗争沉重打击了英军。这说明鸦片战争
A.推动救亡图存成为时代主题B.造成爱国与忠君思想的分离
C.暴露了清政府的腐败与无能D.激发了近代民族意识的萌生
2022-01-21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
4 . 鸦片战争前,制约英军航行作战的关键是其对中国沿海缺乏地理认知和准确的海图。为此,鸦片战争期间,英军在中国沿海展开大范围水文调查,这一行为并没有受到清军的干扰。这说明
A.清政府缺乏近代海权观念
B.清朝海上军事实力不足
C.英国的殖民扩张准备充分
D.中英综合国力差距巨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鸦片战争:一个帝国的沉迷和另一个帝国的堕落》写道:“当(英)舰突破虎门要塞,沿江北上,开向马乌涌(炮台)时,(珠)江两岸聚集了数以万计的当地居民,平静地观看自己的朝廷与我军的战事,好像观看两个不相干的人争斗。”材料主要说明
A.国人对世界局势一无所知
B.清政府完全失去人民支持
C.英军笼络了广东下层民众
D.普通民众对战争比较茫然
2017-10-26更新 | 362次组卷 | 42卷引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第三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体育班)
6 . 据史料记载,1839年9月穿鼻海战,英军无人员伤亡,清兵则死亡15人,中国水师29艘战舰几近全毁。而林则徐报告皇帝“收军之后,获夷帽二十一……项查夷人捞起尸首就近掩埋者,已有十七具……受伤者,尤不胜计。”这种现象反映出
A.中国人的封闭愚昧
B.战争失败的历史必然性
C.对英作战指挥失误
D.中英存在较大军事差距
7 . 道光帝曾下达如下谕旨:一、烟价在广州已付,军费和商欠不准赔;二、平行礼可以通融;三、香港“暂行赏借”(不是割让),闽、浙沿海暂准通商,但不许长久居住。该谕旨表明清廷
A.认可增开香港岛为通商口岸
B.坚持通过朝贡贸易与英国通商
C.拒绝《南京条约》赔款要求
D.天朝上国的外交观念受到冲击
8 . 香港“维多利亚港”的名字来自英国的维多利亚(Victoria)女王。她在位的64年期间(1837-1901年)是英国最强盛的所谓“日不落帝国”时期。下列属于她统治时期英国发生的大事有
A.英国发动了两次对华的鸦片战争
B.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
C.史蒂芬孙发明了蒸汽机车
D.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
9 . 《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中记载:1841年1月6日道光帝命湖南、贵州各调兵一千,四川二千往广州,湖南兵51天后到达,贵州兵47天后到达,四川兵79天后到达。这一现象能够说明
A.清朝法令军备废弛B.清朝军事体制落后C.清朝全国动员抗敌D.清军武器装备落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