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如表所列的是鸦片战争前后向国人介绍西方的书籍概况。如表表明当时
书名主要编纂者成书背景
《四洲志》林则徐任职广东期间组织搜集有关西洋各国的消息情报摘译而成
《海国图志》魏源以《四洲志》为基础增补、整理而成
《瀛寰志略》徐继畲任福建布政使期间组织人员搜集、编译资料而成

A.闽粤是了解世界的重要窗口B.政府大力推动学习西方
C.士人群体广泛关注外部世界D.中外文化交流日益密切
2021-01-31更新 | 634次组卷 | 7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表,回答问题。

历史研究中历史分期是一项重要工作,关于“中国近代史起点”问题,在不同时代背景下均有或明或暗的交锋,至今依然并未消歇。最具影响的观点主要有如下三种。

关于中国近代史起点的最具影响的观点


——整理自赵庆云《何为近代一中国近代史时限问题讨论述评》


(1)关于中国近代史起点存在多种观点,分析其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起点"的理由。
2020-12-23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五)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18世纪,东西方才开始第一次真正的文化交往,也只有这次交往,构成了东西方两个伟大文明之间的第一次真正实质性接触。传教士传到中国的文化主要是“天学”,即西欧的宇宙论。此外,还有历算学、几何学、解剖学、光学、医药学、地理学等科学技术知识和三棱镜、自鸣钟、炮弹制造、玻璃制造等器物和实用技术,也有音乐、绘画、建筑、宗教和哲学知识的传播。这些知识的传入,弥补了中国科学技术重实践轻理论的不足,起到了开拓中国人眼界的重要作用。

——摘编自王军《西学东渐与东学西渐》

材料二   传教士在把西方科学文化传到中国的同时,也把一些中国的儒家经典及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风土人情、政治制度的见解及研究成果以书信、笔记和书籍的方式介绍到欧洲,使中国的历史文化、宗教哲学、典籍制度、礼仪习俗等大规模地、系统地传入欧洲。……中国高度发达的文明、古老发达的伦理观念、儒家的治国理论引起了启蒙思想家的强烈兴趣,他们在这里发现了另一个人类优秀文明。启蒙思想家们从抨击封建制度和教权的角度出发,对中国文化加以吸收和利用,成为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的精神食粮。

——王军《西学东渐与东学西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知识,分析传教士东来的原因及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种文化现象的不同
2020-12-20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重庆复旦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有学者指出,在鸦片战争到来之前,林则徐开始主持翻译英文书报,获知了英国的一些基本情况,并据此分析得出了对英国的基本认识。例如,英国是以贸易立国的,即便鸦片贸易中断,英国为了茶叶等商品的利益,也绝不会对中国开战。林则徐的这一认识
A.受传统思维方式影响
B.客观分析了战前形势
C.延缓了鸦片战争爆发
D.成为战败的主要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