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1 . 鸦片战争以前,清政府故步自封,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清政府仅保留的一处对外通商口岸位于(     
A.广州B.福州C.厦门D.上海
2024-05-21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株洲市第二中学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第二次模拟历史试题
2 . 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是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3 . [近代中西方的社会转型]

材料一 工业革命发展过程中有几个阶段清晰可见,第一阶段到19世纪中叶包括棉纺织工业的、采矿业和治金业的机械化及蒸汽机的发明及其在工业和运输业中的运用。第二个阶段持续到19世纪整个下半叶它以科学在工业上更直接的应用和大规模生产技术的发展为特征。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

材料二 内源性现代化和外源性现代化的差异主要取决于启动社会变迁的那些决定性因素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当时的中国经济上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与家庭手工业结合的稳固模式政治上是高度专制集权的官僚帝国丝毫不见启动社会经济转型的内部动力和物质条件。不同于中国的单一结构式的农业社会英国已经孕育出内源性现代化的基本动力和变革的前提条件……那种认为西方更多是靠对东方掠夺而发达起来的想法并不准确当时的物质文明、制度文明才是起决定作用的而且它们在启动阶段是起主导作用的。

——摘编自白少飞《以大历史观看待中国的现代化》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工业革命有哪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分别有什么特征。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未能产生工业革命的原因及启示。
4 . 19世纪初,英国从中国大量输入茶叶和生丝,而销往中国市场的棉纺织品有限,对华贸易出现逆差,英国便借助鸦片走私寻求贸易平衡。这说明了(     
A.鸦片战争只是贸易争端B.中国工业生产实力较强
C.英国棉纺织品质量低劣D.英国蓄谋抢占中国市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乾隆在写给英国国王的敕谕中,将英国称为“夷”,并明确表示“天朝”不欢迎西方国家扩大对华贸易,通商也只能在广东一省进行。这反映出清朝(     
A.秉持平等外交理念B.科技水平远超西方
C.禁绝一切对外交流D.日益走向闭关自守
6 . 1793年9月,英国国王乔治三世派出的马戛尔尼使团以为乾隆皇帝祝寿的名义出使中国。使团在觐见乾隆皇帝时在礼节上与清廷产生了分歧——英国使节坚持行单膝下跪礼,而清朝认为应该行三跪九拜礼。最终结果是个折中方案,英国人下跪但不磕头,而清朝官员则上奏皇帝说洋人的膝关节和中国人不同,无法磕头!访问也未达成任何实质性的谈判成果。材料说明(     
A.中英两国外交观念迥异B.中英两国政体根本不同
C.晚清政府天朝心态自居D.礼节纠缠导致谈判失败
7 . 19世纪中期,随着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资产阶级迫切需要新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供应市场,开拓更为广阔的殖民地。据此可知,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是(     
A.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B.对商品市场和原料市场的渴求
C.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D.晚清时期的政治经济发展落后
8 . 如图位19世纪30年代中国白银外流情况示意图。导致图中白银外流趋势形成的原因是(     
A.中外贸易的发展B.鸦片走私的兴盛
C.自然经济的衰败D.地方政府的腐朽
9 . 有人说:“如果不是林则徐的禁烟运动,英国资产阶级也会找另一个借口来发动战争,这是可以断言的。”《南京条约》及附件哪一条款最能反映出英国发动战争的真实意图(     
A.割占香港岛B.片面最惠国待遇C.五口通商D.赔款2100万银元
10 . 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A.虎门销烟B.鸦片贸易合法化
C.英国企图打开中国市场D.掠夺劳动力
2022-04-06更新 | 1097次组卷 | 4卷引用:新疆柯坪县柯坪湖州国庆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