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1 . 有学者指出,自清入关到清帝逊位不到三百年时间,研究边疆史地的著作达三百余种,作者达二百余人,而且80%的研究著作是在晚清道光咸丰年间产生的,可谓著作如林。这体现出(     
A.清中叶以来对外交往的日趋频繁B.中西间史学观念的融合加深
C.康雍乾年间边疆危机的不断加深D.近代史学家强烈的忧患意识
2 . 1839年英国在华商务总督义律收缴鸦片共计两百万余斤交清朝销毁。林则徐等人在逾贴中赞扬说:“诚实居心,深明大义,恪守天朝禁令,保全夷众身家,恭顺勤劳,询堪嘉尚。”虎门销烟后,义律立即向英国政府致信说:“应该出之以迅速而沉重的打击,事先连一个字的照会都不用给。”这可以用来说明(     
A.清朝外交近代化的艰辛B.林则徐等官员的宽容心态
C.英国蓄谋对华发动战争D.早期殖民扩张的残暴血腥
3 . 关于鸦片战争,有人认为,“自由贸易者背后的经济能力极其强大,无法遏制或阻挡”“如果在鸦片之外还有其他好的选择,比如说糖蜜或者大米,这场冲突就可能被称为糖蜜战争或者大米战争”。对于上述观点,认识正确的是(     
①滥用了自由贸易原则                    ②混淆了毒品与一般商品的区别
③没有揭示英国发动战争的侵略本质             ④意在说明英国发动战争是偶然事件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3-06-30更新 | 4022次组卷 | 19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二〇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下表所示为道光十八年(1838年)四月至道光二十年(1840年)九月游(流)民大事记,这反映出当时(       
年月原籍流向性质谋生方式及生活状况人数
1838.4四川、湖北、贵
州、广东
云南、广西流民结为兄弟,抢劫、盗窃,地方官畏之四五人一伙
1839.10云南游民、客民结土匪,强抢杀伤获人犯200多人
1840.7湖广四川游民聚众行劫,官莫可如何
1840.7广东、福建江西游民武装贩烟约3万人
1840.9湖北流民无衣无食8万多人
A.政府放松社会控制B.长途贩运贸易繁荣
C.统治危机日益凸显D.西南出现边疆危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与这一观点主旨最为接近的说法是(       

A.“工业革命后,英国亟需拓展市场,抢占原料产地”
B.“鸦片战争前正常的中英贸易中,英国处于出超地位”
C.“中国的禁烟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D.“自由贸易理论,逐渐被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认可”
6 . 阅读1750年和1830年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表(依据美国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整理),对该表解释正确的是(       

1750年

1830年

中国

32.8%

29.8%

英国

1.9%

9.5%

美国

0.1%

2.4%

日本

3.8%

2.8%

A.19世纪以来中国制造业产量急剧下降B.鸦片战争前中国的传统经济领先世界
C.工业革命对欧美经济的影响尚未体现D.该统计数据出自外国人,所以不可信
7 . 反思中国近代史上的屈辱,冲击与反应一直影响着中国历史的发展。1840年的鸦片战争,大清王朝第一次遇到了一个优于自己的外来文明的挑战,而清廷对这个挑战却毫无认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战争阻断了中国近代化进程B.文明的交流必然与战争相伴
C.清廷已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D.闭关锁国导致鸦片战争爆发
2023-01-04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12月联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易强在《帝国即将崩溃》中说,1793年马嘎尔尼对中国的出使是一场鸭同鸡的对话。这种结果的出现,有的认为是马嘎尔尼与清政府之间的“礼仪之争”导致的,但是即便马嘎尔尼同意给皇帝行三跪九叩之礼,乾隆皇帝也不会同意英国人提出的在中国增加通商口岸、在北京设置仓库等方面的请求,因为在中国的统治者看来,与增加通商口岸、在北京设置外国使馆等事项带来的好处相比,它们对统治秩序带来的冲击或负面影响更为突出。也有的人认为是两国历史与国情完全不同造成的。作为大西洋岛国的英国,其空间与物产有限,其文化重海洋而好动,热衷扩张、推崇贸易,又因重视贸易而讲究平等,中国则地大物博,重农轻商,认为生产是唯一能创造价值的工作,其文化重土地而好静,主张内敛,不喜扩张,且历经千年,周边小国纷纷臣服,天朝上国心态已成,再难平等看待其他国家。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述“1793年马嘎尔尼对中国的出使是一场鸭同鸡的对话”这一观点。(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9 . 鸦片战争前,英国本土报刊《泰晤士报》对中英鸦片贸易的报道常常呈现出“愚昧”与“知识”、“无序”与“法制”的二元对立,在此过程中,英国常被赋予“文明”“现代”的标签,而中国官方和民间几乎处于“失语”的状态。由此可见(       
A.社会舆论左右英国对华政策B.中国将面临英国更多的挑衅
C.工业文明比农业文明更先进D.清廷意图和平解决中英争端
2022-04-24更新 | 697次组卷 | 9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考前历史押题卷
10 . 美国历史学家弗兰克在其著作《白银资本》中说:“16、17世纪,欧洲人在与中国人的贸易中,不得不向中国支付白银。中国凭借着在丝绸、瓷器等方面无与匹敌的制造业,与任何国家进行贸易都是顺差。”据此可知,中国贸易顺差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实行赋税制度改革B.欧洲生产技术的落后
C.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D.中国传统手工业发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