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1793年,英国乔治国王派出了马葛尔尼使团来华,希望和“强大的东方帝国”进行贸易,当他们登上中国土地后,惊讶的发现中国民众主要食物是粗粮和青菜,肉、蛋、奶很少,马葛尔尼等人感受到“盛世”下的衰败,对华态度逐渐转向强势。英国使团态度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对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政治认同B.中英国家实力对比
C.英国已完成工业革命向全球扩张D.中英人口增长变化
2024-03-06更新 | 129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3月联考历史试题(B卷)
2 .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写道:“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这一观点(     
A.揭示了鸦片战争爆发的实质B.歪曲了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C.点明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源D.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虎门销烟发生后)托利党议员格兰斯顿反对内阁发动侵华战争的议案。他说:“我不知道而且也没有读到过,在起因上还有比这场战争更加不义的战争,还有比这场战争更加想使我国蒙受永久耻辱的战争。······英国国旗在广州上空的升起是为了保护臭名远扬的走私贸易。”但是,首相巴麦尊否认他的内阁支持这种不法的鸦片贸易,以此手法巧妙地转移议会辩论的中心。最后,托利党的反战决议案只以五票之差被否决。

——摘编自崔瑞德等主编《剑桥晚清史》

材料二 鸦片战争揭开了资本主义列强大举入侵中国的序幕。继此以后,英法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并以腐败的清朝政府失败、在炮口下签订不平等条约而告终。根据这些条约,列强在中国夺得了掌控海关管理等特权。这是鸦片战争后清朝对外贸易半殖民地化开始的最主要的标志。

——摘编自王炎《鸦片战争与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对外贸易关系的 形成》


(1)材料一体现了英国政体的哪些特点?简析格兰斯顿反战的理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两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朝对外贸易半殖民地化的表现。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易强在《帝国即将崩溃》中说,1793年马嘎尔尼对中国的出使是一场鸭同鸡的对话。这种结果的出现,有的认为是马嘎尔尼与清政府之间的“礼仪之争”导致的,但是即便马嘎尔尼同意给皇帝行三跪九叩之礼,乾隆皇帝也不会同意英国人提出的在中国增加通商口岸、在北京设置仓库等方面的请求,因为在中国的统治者看来,与增加通商口岸、在北京设置外国使馆等事项带来的好处相比,它们对统治秩序带来的冲击或负面影响更为突出。也有的人认为是两国历史与国情完全不同造成的。作为大西洋岛国的英国,其空间与物产有限,其文化重海洋而好动,热衷扩张、推崇贸易,又因重视贸易而讲究平等,中国则地大物博,重农轻商,认为生产是唯一能创造价值的工作,其文化重土地而好静,主张内敛,不喜扩张,且历经千年,周边小国纷纷臣服,天朝上国心态已成,再难平等看待其他国家。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述“1793年马嘎尔尼对中国的出使是一场鸭同鸡的对话”这一观点。(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表为1821~1834年中英棉纺织品进出口数据表。由此可知,当时(     
年份英国输入中国棉纺织品价值中国输入英国棉纺织品价值
182113 621银圆1 317 626银圆
1831246 189两386 364两
1834451 567两16304两

A.英国加紧武力侵华B.英国机器生产优势凸显
C.世界市场初步形成D.中国社会经济日渐凋敝
6 . 广东按察使王廷兰在家书中写道:“自林则徐查办烟案以来,兵怨之,夷怨之,私贩怨之,莠民怨之,反恐逆夷不胜,则前辙不能复蹈”。这反映了当时
A.社会阶级矛盾尖锐B.多数民众反感禁烟抗英
C.官府政治腐败严重D.部分国人民族意识淡漠
7 . 18世纪下半期的中英贸易中,英国输往中国的商品大都销路不畅,唯独用于包装出口茶叶箱的金属铅的销路好一些。这反映了当时
A.中英两国商品互补性强B.中国传统经济韧性较强
C.闭关锁国阻碍中英贸易D.英国冶金业领先于中国
8 .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在十九世纪以前,中西没有邦交。中国不承认别国的平等,西洋人到中国来的,我们总把他们当作琉球人、高丽人看待。他们不来,我们不勉强他们。他们如来,必尊中国为上国而以藩属自居。这个体统问题,仪式问题就成为邦交的大阻碍,‘天朝’是绝不肯通融的。”这反映了中国外交
A.植根于自然经济的朝贡外交B.始终能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
C.天朝上国虚骄下的平等外交D.渗透了法家思想和夷夏之辨
2021-09-06更新 | 834次组卷 | 15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实验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下图中印度鸦片输入中国价格变动的主要原因是
鸦片输入中国价格变动情况(单位:元/箱)
A.鸦片输入急剧增长B.中国政府的禁烟运动
C.英国工业品的竞争D.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
2021-12-26更新 | 18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2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10 . 清政府规定白银是清朝的法定货币,与铜钱兼用,完粮纳税须用白银支付。据统计,18世纪末一两白银换铜钱一千文左右,而到19世纪30年代后期,一两白银可换铜钱上涨到一千六七百文。这一状况的出现
A.导致了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B.根源于民间商品经济的发展
C.加重了中国劳动人民的负担D.将改善中国外贸的不利局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