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嘉庆十九年(1814年),由于英美战争,英国兵船竟在中国海面任意拘捕美国商船,引起中英之间的纠纷,英国乘机提出许多要求,如反对清朝地方官行用文书称外国“蛮夷”等。清朝地方官答复:“蛮夷”二字,系外国统称。并无轻侮之意……岂可推敲字句?”这反映出当时(     
A.英国获得兵船自由航行权B.国人对世界形势茫然无知
C.清朝中央权力呈下移倾向D.传统的夷夏观念依然存在
2 . 鸦片战争结束后,道光帝仍不知道英国位于何方。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兵部尚书沈兆认为:“只要等到11月,洋人战舰就会在海河上被冻住,到时我军必胜”;山西道御史朱潮上奏说:“派水性好者,携带锥子,钻到水下凿沉夷船”。由此可见,当时清朝统治阶级高层(     
A.抗争与革新B.妥协与退让C.自强与排外D.封闭与愚昧
3 . 如图是英国漫画家吉尔雷创作的漫画《在北京朝廷接见外交使团》,该画于1792年9月出版,经常被引用以形容中国乾隆皇帝面对单膝跪地的马戛尔尼时高傲、自大、不屑的样子。而马戛尔尼使团访华发生在1793年,且单膝跪地是当时欧洲王宫标准的觐见礼。这表明(  )

A.历史解释决定历史存在B.史料实证影响历史存在
C.历史认知应具备前瞻性D.史料实证需要严谨客观
2022-06-26更新 | 1104次组卷 | 15卷引用:新疆阿克苏地区新和县实验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某学者认为,鸦片显然只是这场战争的直接原因而非根本原因,由于中西方对国际关系、贸易和司法管辖的观念大相径庭,即使没有鸦片,双方之间的冲突也照样会爆发。在该学者看来
A.鸦片战争与鸦片没有关系B.观念差异直接导致战争
C.鸦片战争爆发具有必然性D.重农抑商引发鸦片战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英国流入中国的白银,在1781—1790年间和1800—1810年间分别达1640万两32600万两,这种有利于中国的贸易顺差后来向相反一端倾斜:1831—1833年间将近有1000万银两从中国流出。导致这种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英国工业革命不断深入B.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C.英国对华进行鸦片贸易D.中国经济结构出现变动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清代前期的196年中,海禁不过39年,其余157年的海外贸易基本上是开放的。……规定海外贸易在些时最大的港口广州进行,本身就是一种开放,而在南洋地区的欧洲殖民地国家,中国商人均不受“只许在广东收泊贸易”的限制。

——黄启臣《清代前期海外贸易的发展》《历史研究》1985年第4

材料二   清初,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府厉行海禁,禁止官民私自出海;又将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许人民片板下海,实打“闭夫锁国”政策。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二》人民教育出版社


关于清朝“鸦片战争前”的对外政策,你认同材料一、二的哪一观点?请依据材料或所学知识说明理由(仅列出观点,不说明理由不得分)。
7 . 有学者认为:开放厦门等更多的通商口岸、废除行商制度、改革关税税制和税率、在中国沿海占领岛屿、在华实施治外法权、废止对外人一系列管理措施等,不仅是英人通过不平等条约取得的权益,更是1830年以来在华西方人反复论证、一再要求的目标。该观点意在说明
A.中国的顽强抵抗延缓了列强侵略步伐B.鸦片战争是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C.资本输出是列强侵略中国的根本动力D.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有其历史必然性
2019-12-26更新 | 5109次组卷 | 29卷引用:新疆哈密市第十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4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8 . 马克思指出:“数百万(小农)家庭……的生活方式、利益和受教育程度……就这一点而言,他们是一个阶级。而各个小农彼此间只存在地域的联系,他们利益的同一性并不使他们彼此间形成共同关系,形成全国性的联系,形成自己的政治组织,就这一点而言,他们又不是一个阶级。”马克思在这里想要说明的是(  )。
A.小农经济的分散性特点B.小农不能划分到阶级中
C.小农国家意识比较淡薄D.小农应当建立政治组织
2021-03-08更新 | 82次组卷 | 18卷引用:新疆和田地区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人蒙哥马利马丁说:“同鸦片贸易比较起来,奴隶贸易是仁慈的;我们没有摧残非洲人的肉体,没有败坏他们的品格,没有腐蚀他们的思想,没有扼杀他们的灵魂。可是鸦片贩子在腐蚀、败坏和毁灭了不幸的罪人精神世界以后,还折磨他的肉体。”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

材料二   清朝统治下的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败的情景,在一些有识之士的著述中,在诗歌、小说等文学作品中都有鲜明的反映。曹雪芹在《红楼梦》中通过对贾府败落的描绘,称之为“末世”;而龚自珍在他的文章中则叫做“衰世”,他对清朝封建专制制度下出现的死气沉沉的政治局面表示不满:“九州风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李侃等《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南京条约》签订后,西方资产阶级兴奋得“好像全都发了疯似的”……但没过多久,英国下院一个调查中英贸易状况的委员会的报告承认:“近年来同这个国家的贸易处于十分不能令人满意的状态。”1846年以后,英国对华的商品输出开始大幅下降,每年停留在150万英镑左右。西方资产阶级又把商品滞销的原因归咎于中国的门户开放不够。

——李侃等《中国近代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英之间爆发战争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龚自珍所处时代,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是什么?根据所学知识,从政治制度、经济、思想层面概括鸦片战争中清政府失败的原因。
(3)依据材料三,归纳英方分析的英国商品滞销在华滞销原因。为解决问题,英国的对策是什么?
10 .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费正清的上述观点
A.解释了鸦片战争的根源B.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D.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2021-11-28更新 | 796次组卷 | 168卷引用:2011-2012学年新疆乌鲁木齐八中高三第二次月考新人教版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