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1 道试题
1 . 有学者著述说:“鸦片战争是中西关系质变的临界点,整个中外关系至此逆转,中国不情愿地被拉入国际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中。”以下能直接佐证这一结论的是
A.列强扩大在中国的商品输出和原料掠夺市场
B.中国人民不屈不挠为维护国家主权而斗争
C.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D.列强入侵逐步瓦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2 . “它标示的不只是这场战争胜败的严峻性,更因为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的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是显而易见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A.1840年-1842年的鸦片战争B.1894年-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
C.1900年-1901年的八国联军侵华D.1937年-1945年的抗日战争
3 . 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最深远的影响是
A.中国的大门被打开B.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C.中国领土和主权开始遭到破坏D.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 .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指出:“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这里的“这场战争”是指
A.虎门销烟B.第二次鸦片战争C.鸦片战争D.甲午中日战争
6 . 晚清政府对某不平等条约中某款内容,认为是让“夷人管夷人罢了”,这还能显示中国的宽宏大量,户减轻管辖他们的任务,这是外交上的成功。这一认知反映了清政府
A.极力维护朝贡贸易体制B.抛弃了闭关锁国钓政策
C.努力走出天朝上国幻梦D.司法主权意识淡薄
2021-11-15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高中教育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19世纪80年代,有人上书痛斥海关征收关税的乱象:“洋人仅完厘半,而华人则勒索数成,盘查则洋船不敢谁何,华船则百般恫喝,以致华商人人气短。”这从侧面反映了当时
A.洋人利用片面最惠国待遇巧取豪夺B.中国海关管理半殖民地化严重
C.中国国内关税与国境关税差别显著D.关税管理存在崇洋媚外的倾向
8 . 鸦片战争后,时人在《整顿丝茶策》中指出:“中国与洋人通商……洋人从此反客为主,得操丝市、茶市之权。华商之业丝茶者,反仰洋人鼻息,厘毫不能主持。”对这一现象理解 正确的是
A.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半殖民地化B.使列强借机控制中国海关管理
C.有利于中国拓展海外丝茶市场D.导致了城乡经济凋敝生产萧条
2021-11-04更新 | 530次组卷 | 18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9 . 鸦片战争前,在广州有许多依靠对外贸易为生的劳动者,战后,这些人大部分生计维艰,不得不加入流浪者的行列。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广州
A.遭到战争破坏严重B.对外贸易受到限制
C.抵制洋货运动兴起D.《南京条约》签订的影响
2021-11-02更新 | 239次组卷 | 17卷引用: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小班加试模拟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鸦片战争不仅是英国对中国的胜利,而且是先进的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对古老东方(封建制度)的胜利。

材料二   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屈辱和深重的灾难。从此,中国的大门被迫打开,外患接踵而至,主权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材料三   据史料记载:清政府把鸦片战争定性为“地方性事件”。时人称:和议之后,大有雨过忘雷之意。


(1)依据材料一,概括导致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政治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材料中有关鸦片战争影响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其加以评析。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