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61 道试题
2024·江西·模拟预测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唐太宗开始,唐代就遵循着“中国既安,四夷自服”的方针,奉行积极的对外开放政策。唐代外国人的来华与留居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来唐朝贺、奏事、进贡等使臣;入质或入充侍卫的外国蕃王子弟、酋长;慕中华之风而归附或流寓中土者;来唐传教的僧侣;来唐贸易的商胡。外国使臣由鸿胪寺接待,来唐传教士由礼部和鸿胪寺管理,市舶司和互市监负责管理来华外商。唐朝对寓居或定居中国的外国人不排斥,不歧视,他们几乎享有同唐人一样的政治权利和经济待遇,外国人可以在唐朝参加科举、做官为将、殖产、娶妻妾,政府也保证外商的经济权益不受侵犯。

——摘编自田廷柱《唐代外国人来华与留居述略》

材料二   晚清时期,随着中外条约关系的发展及列强在华条约特权的不断扩大,愈来愈多的外国人进入中国内地开展游历、传教、经商等活动。鸦片战争后,随着通商口岸的增开及外国在华条约特权的扩大,各国商民旅居中国各口岸者其数日增。据统计,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各国商民共计9755人,及至1902年,各国旅华人数已达19119人。为了规避和减少因游历而产生的纠纷和交涉,清政府要求入境游历者“必须请领护照为之限制”“无照者不准前往也,发照之权,专属之领事官,签照之权,专属之地方官”。无护照之外国人不得到中国内地游历。1880年,在中德《续修条约》中,中国政府首次以条约的形式取得了对无照洋人的经济制裁权,这对那些无照擅闯中国内地的洋人起到了一定的警示作用。除此之外,清政府还依据相关约章和国际法对外交涉。其实施效果尽管不尽如人意,但却促使近代中国以愈益主动、开放的姿态向国际社会靠拢。

——摘编自付超《晚清对赴华内地游历外人的管理述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外国人来华的原因,并概括唐代对外国人管理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政府加强对赴华内地游历外国人的管理的背景并进行评价。
昨日更新 | 38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卷(七)历史试题
2 . 下面是1868年中国进出口商品结构图。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中国(     

A.实业救国成效初显B.传统商业仍具有市场的竞争优势
C.传统经济的顽固性D.清廷通过自救运动延续了其统治
昨日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九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期中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3 . 牛栏岗歃血盟誓后选出的三元里十三乡三位领袖人物,一位是举人,一位是监生,一位是成功号召十余“社学”的能人,他们聚成了一百零三乡的抗英涌潮。这从侧面反映了(     
A.士绅成为反侵略的主力B.鸦片战争的失败原因
C.传统教育蕴含担当精神D.乡里抗英的保守落后
7日内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达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诊断性测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4 . 如图为1894年英国在宜昌发行的邮票,内框的图案为宜昌地图可见“海关”“Settlement”等字样。该枚邮票可以用于实证(     

A.沿海通商口岸的近代化B.洋务派引进西方近代邮政
C.列强对中国主权的侵犯D.中西地图绘制技术的融合
7日内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月考(九)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861年英国商船从温州运载食盐至上海,1862年英国“珍珠号”商船又从泉州运载食盐到福州。对此清政府令温州、泉州等地“无论华洋商人贩运,均将船货扣留,一并入官”,同时照会英国驻华公使要求查办相关人员和船只。清政府的举措(     
A.源于英国违背了已有条约体系B.意在扼杀太平天国运动
C.符合开办民用企业的利益需求D.扭转了贸易逆差的现状
7日内更新 | 150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黄山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6 . 19世纪60年代后,浙江双林镇附近农村“男子或从事于打线,且必时常出市买丝卖绢,田功半荒”;江苏吴江县盛泽镇“以丝织业为业者,殆不下万户,男女作工人数殆在五万以上”。家庭劳动力则集中在丝织业上,或雇人做工。江浙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大量剩余劳动力出现B.中国逐渐融入世界市场
C.经济中心地位的辐射D.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推动
7日内更新 | 13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邯郸市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历史试题
7 . 1898年2月,伍廷芳上《奏请变通成法折》支持“自辟商埠”,并提出:“租界之设,专为通商;遍地通商,则应收回租界。”他还提出了“分年开办”的具体方式,主张先在沿海地区试办,随后次第所作所为,“或十年或二十年,我自主之”。这反映了(     
A.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B.列强侵略势力开始深入中国腹地
C.晚清开明官员试图维护国家主权D.清政府迫切要求修改不平等条约
2024-04-27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学、安康中学高新分校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模拟预测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8 . “西学中源”说是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中国士人中流行的一种学说。它认为西方之器物、政教、语言文字等,皆源自于中国。西人不过踵而行之,发扬光大而已。以下清人言论,体现这一学说的是(     
A.中四学问,本自互有得失,为华人计,宜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沈毓桂《匡时策》)
B.所谓西学者,无非中国数千年来所创,彼袭而精究之,分门别类,愈推愈广。(《薛福成日记》)
C.中西相合者系偶然之迹,中西不合者乃趋向之歧。(王佐才《格致书院课艺》)
D.法有可采,何论东西;理所当明,何论新旧?(梅文鼎《历算全书》)
2024-04-27更新 | 4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三下学期4月高考适应性月考(九)历史试卷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隋唐时期,随着大运河的开通和梅岭(大庾岭)驿道的开凿,赣江成为南北航运的必经要道,促进了江西地区商业发展。两宋时期,商品由粮食扩大到茶叶、药材、纸张、竹木等,范围由运河地区扩大到西南边陲、东南沿海。明清时期,江西商人无论是人数规模,还是活动范围,均超过前代。形成了樟树、景德、吴城、河口四大著名商镇,江右商帮与徽商、晋商并称三大商帮。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后,江西各县几乎找不到富商大贾,往昔繁华的“日市辐辏之地”变成“里巷萧条,商贩斯绝”。

—摘编自贺三宝《江右商帮兴衰与赣商重塑》等

材料二   江右商帮应时而起并逐步发展,但其经营观念仍然没有完全跳出“以商补农,以末养本”的思维方式。500余年中,多数江右商人采取的经营方式是个体小本经营,从事着原有商品品种的经营。但是,江右商人并没有把赚取的利润用于扩大经营资本,据统计,其生活性投资占两成,社会性投资占近八成,产业性投资仅占不足2%。

—摘编自谢力军《浅析江右商帮的没落》

(1)根据材料一,对宋朝以来江西商业发展历程进行阶段划分并简述依据。
(2)根据材料二,概括江右商帮发展中的局限性。对新时代赣商的发展,请提出合理化建议
10 . 1872年的《南海县志》记载:“1841年5月28日、29日,英军分扰三元里等处,民众愤甚。30日,英军大至,前来报复,民众十余万人与之战,歼敌数百人。31日,民众继续战斗,余保纯(广州府知府)前往劝谕,民众才离散。”对材料分析正确的是(     
①县志对还原历史具有重要的价值②清政府彻底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③民众支持清政府抗击英军的斗争④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具有自发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4-25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