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1 . 鸦片战争期间,英军攻陷厦门,当地民众袭击英军,迫使英军退守鼓浪屿;入侵浙江后,浙江人民组织“黑水党”,狠狠地打击了英军;进犯长江后,沿江人民以多种方式袭击英军阻止其舰队前进。这说明当时民众
A.对政府妥协表示不满B.出现与政府结盟倾向
C.有自发的反侵略意识D.成为反侵略的主力军
2 . 据《英夷滋事节略》:“道光二十年(1840)六月初五日午刻,有英吉利夷船二只,突来定海道头洋面,探试水势深浅”,“其船探试水势深浅后,即开去”。据此分析英船水文调查目的
A.开展大规模的通航通商B.积极的开辟新航路
C.便利英军坚船利炮作战D.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3 . 晚清爱国诗人张维屏在诗中写道“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摧。家室田庐须保卫,不待鼓声群作气,妇女齐心亦健儿,犁锄在手皆兵器。”关于此次斗争说法正确的是()
A.斗争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B.只局限于保卫家乡不值得称颂
C.清政府对斗争采取了支持的态度D.是中国人民自发的反侵略斗争
2022-06-29更新 | 210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安康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珠江两岸数以万计的当地居民以十分平静的神情观看自己的朝廷与外夷的战事,好似在观看一场表演,当挂青龙黄旗的官船被击沉,清军纷纷跳水,两岸居民竟然发出像看马戏看到精彩处的嘘嘘声,类似的现象在近代列强侵华战争中不断重复上演。这主要反映了
A.清政府的统治腐朽没落B.小农意识深厚不谙熟世情
C.近代中国国人民族意识淡薄D.普通民众受教育程度较低
2019-11-22更新 | 570次组卷 | 18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香港的命运从来同祖国紧密相连。近代以后,由于封建统治腐败、国力衰弱,中华民族陷入深重苦难。19世纪40年代初,区区一万多英国远征军的入侵,竟然迫使有80万军队的清朝政府割地赔款……那时的中国历史,写满了民族的屈辱和人民的悲痛。

——引自习近平《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讲话》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1840年后列强对中国发动的一系列侵略战争。
2020-11-18更新 | 339次组卷 | 7卷引用:十年(2011-2020)高考真题历史分项-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5课两次鸦片战争
6 . 关于鸦片战争的起因,有西方学者认为“因为傲慢的清政府不肯在相互平等基础上与英国建立贸易关系,拒绝平等交往,故只有让英国来承担终结中国排外政策之使命。”该观点
A.揭示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源B.指出了清朝士大夫阶层的傲慢与无知
C.抹杀了鸦片战争爆发的实质D.旨在说中英不平等贸易责任方在英国
7 . 下图所示是1845年英出版的柏纳德著《复仇神号亲历记》一书中的插图,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A.体现了清政府对民众财产的漠不关心
B.说明了英国发动对华战争的根本目的
C.佐证了英军鸦片战争期间对普通民众的掠夺
D.揭露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军的侵略行径
9 . 标志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的标志
A.中英签订《南京条约》B.中英签订《北京条约》
C.中法签订《北京条约》D.中英签订《天津条约》
2022-04-06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柯坪县柯坪湖州国庆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鸦片战争爆发后,厦门人民的斗争迫使英军逃往鼓浪屿,宁波、镇海人民的奋起反抗致使英军损兵折将,靖江、扬州等地人民的斗争沉重打击了英军。这说明鸦片战争
A.推动救亡图存成为时代主题B.造成爱国与忠君思想的分离
C.暴露了清政府的腐败与无能D.激发了近代民族意识的萌生
2022-01-21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