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 道试题
1 . 鸦片战争期间,英军驻浙江舟山部队发生瘟疫。林则徐说英军因“定海阴湿,病死甚多”,主张乘势攻击;而另一官员琦善则奏说:“病死者多系兵丁舵手,头目较少,现已安然无恙”。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天朝上国观念决定政治决策B.林则徐的报道较为客观
C.政治立场不同影响事实判断D.英军刻意掩盖瘟疫真相
2 . 鸦片战争后,两江总督耆英说,“良民与莠民亦成水火……民已焦头烂额,官犹诩诩自得,扬言……民情柔懦,安得闹事”,更“欺压良善,自命为能员”,“此实不能御寇之由”。耆英认为鸦片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吏治败坏B.莠民作乱C.贫富不均D.制度腐朽
2020-04-14更新 | 2233次组卷 | 68卷引用:第15课两次鸦片战争(学生学习清单)-【高效教与学】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精品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上)
3 .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载:“鸦片战争期间,一些民众向他们(英军)出售粮食、禽畜淡水,以图获利,另一些民众为他们充当苦力,从事运输,以求工值。……英军在行进甚至开战之时,成群的民众躲在远处观看这难得一见的‘西洋景’。”材料从根本上反映了当时
A.国人对世界形势茫然无知B.普通民众把战争置身己外
C.清政府失去了民众的支持D.民众的民族意识较为缺失
2020-01-10更新 | 1775次组卷 | 35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五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如图是1845年伦敦出版的《复仇神号亲历记》。结合所学判断,该图

英国占领广州期间到乡下劫掠的情形
A.反映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军侵略行径
B.揭露了鸦片战争中英军对普通民众的掠夺
C.说明英国人民已认清鸦片战争的侵略本质
D.体现了清政府对民众的财产安全漠不关心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世纪中期,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把侵略扩张的矛头指向幅员辽阔的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1856年.英法联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被大炮打开国门,丧失了大量主权。


(1)鸦片战争爆发于哪一年?
(2)这场战争的结果是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这个条约是什么?战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鸦片战争中,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6 . 鸦片战争时期英国侵略者说:“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发生了太多的怪事,当我们上岸追赶那些鞑靼人时,我们看到稻田里的农民是在用一种观望的眼神看着眼前的景象,似乎这场战争与他们无关。”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中国人缺乏抵抗精神B.百姓的国家与民族意识淡薄
C.清朝的统治不得人心D.闭关锁国政策导致百姓无知
7 . 下表反映了列强侵华战争的相关史实,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选项战争名称时间战争影响
A鸦片战争1840—1842 年英法两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
B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圆明园遭到破坏
C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清政府完全变成“洋人的朝廷”
D八国联军侵华1900—1901年导致了义和团运动的爆发

A.AB.BC.CD.D
8 . 鸦片战争前,制约英军航行作战的关键是其对中国沿海缺乏地理认知和准确的海图。为此,鸦片战争期间,英军在中国沿海展开大范围水文调查,这一行为并没有受到清军的干扰。这说明
A.清政府缺乏近代海权观念
B.清朝海上军事实力不足
C.英国的殖民扩张准备充分
D.中英综合国力差距巨大
9 . 《伦敦新闻画报》报道说:英国远征军逼近大运河所带来的危险,被认为会促使大清皇帝做出一个公平合理的安排。俄国正忙于唆使中国反对大英帝国的正当要求,美国和法国派出了他们的战舰来观察我们跟这个不寻常的国家之间的战争。这里的“战争”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18-05-08更新 | 406次组卷 | 17卷引用:新疆伊犁州霍尔果斯市苏港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香港“维多利亚港”的名字来自英国的维多利亚(Victoria)女王。她在位的64年期间(1837-1901年)是英国最强盛的所谓“日不落帝国”时期。下列属于她统治时期英国发生的大事有
A.英国发动了两次对华的鸦片战争
B.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
C.史蒂芬孙发明了蒸汽机车
D.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