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7 道试题
1 .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清政府所创办新式学堂多偏重外语和军事,注重“方言”和“军备”、培养洋务人才成为晚清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思潮。这说明(     
A.清政府尝试主动融入世界B.选拔人才方式日趋多元化
C.教育体制已完成近代转型D.思想观念有待进--步解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是中国(     
A.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B.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
C.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D.拥有一支强大的北洋水师
3 . 19世纪晚期,晚清学者陈虬在《经世博议》中说:“夫科目者,人材之所出、治体之所系也。今所习非所用,宜一切罢去,改设五科:曰艺学科;曰射;曰算……曰西学科,分光学、电学、汽学、矿学、方言学、化学六门,试以图说、翻译。”据此推知,这一主张(     
A.促进了西学传播渠道的有序化B.说明科举考试的程序亟待完善
C.遭到封建统治力量的全面抨击D.迎合了国内对实用人才的需求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晚清时期近代军事学堂的设置情况(部分)

时间数量军事学堂名称
19世纪60年代1福州船政学堂
19世纪70年代1天津水师学堂
19世纪80年代6北洋武备学堂、广东水陆师学堂等
19世纪90年代10直隶武备学堂、江南陆师学堂等
20世纪初(1905年之前)14福建武备学堂、北洋测绘学堂等

——据甘少杰《清末民国早期军事教育现代化研究(1840-1927)》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近代军事学堂的发展趋势,并简析其原因和影响。
5 . 据统计,从1895年到1904年俄国对我国东北地区的投资总额50760万卢布,远远超过了同期其它帝国主义国家在我国东北的投资。1904年后,沙俄对华投资增速减缓。但在东北北部,沙俄资本仍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居主导地位。此类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加深B.列强对中国资本输出合法化
C.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D.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十分缓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李鸿章说:“中国积弱,由于患贫。必须先求富,而后才能自强。”以下企业体现这一求富思想的是(       
A.江南机器制造总局B.上海轮船招商局C.福州船政局D.天津机器局
2023-02-26更新 | 636次组卷 | 91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12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考试历史(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1877年,陆军中尉岛弘毅打着“日本汉学研究专家”的旗号,来到东北,先后在营口、大连、长春、抚顺等地实地测量,绘制可用于军事的地形图,并在地图中标注清军绿营军的驻扎地。这表明(     
A.日本测绘技术高超B.中日学术交流频繁
C.日本侵华蓄谋已久D.东北地区物产丰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太平天国运动引发了晚清政府政治和权力结构的新变化。其中,中央权力下移主要体现在(     
A.湘淮系官僚集团的崛起B.慈禧太后垂帘听政
C.“东南互保”协议签订D.科举制度的废除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以曾国藩、李鸿章为首的地方汉族官员在使用洋枪洋炮与太平军作战中,在同外国势力的接触中,既认识到西方武器的先进,也感受到外国列强的威胁,思想上受到极大震动,产生了危机感和仿效意识。这主要说明太平天国运动(     
A.助推了中国的近代化B.加剧了民族危机
C.沉重打击清王朝统治D.开始向西方学习
10 . 1880年,经元善主持上海机器织布机局招股,他提到:"溯招商、开平股份,皆唐(唐廷枢)、徐(徐涧)诸公因友及友,辗转邀集。今之登报招徕,自愿送入者,从此次始。”结果收效显著,募集资金远超原定40万两。据此可知(     
A.民用工业以“求富”为主要目标B.洋务企业之间竞争日趋白热化
C.抵制洋货运动促进民族工业发展D.企业融资手段呈现近代化特征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